據法新社8月1日報道,根據電影《芭比》和《奧本海默》合成的網絡圖片在日本引發憤怒情緒。日本是唯一在戰時遭受過核武器襲擊的國家。
(相關資料圖)
兩部影片一部是關于廣受歡迎的兒童玩偶的真人電影,另一部則是關于原子武器發明者之一羅伯特·奧本海默的傳記片。
社交媒體上分享的合成圖片將兩部電影的主人公結合在一起,其中一張顯示在世界末日大爆炸的背景下,芭比坐在奧本海默的肩膀上歡呼。
一名憤怒的日本社交媒體用戶使用#nobarbenheimer(不要芭本海默)的標簽稱:“他們知道蘑菇云出現時有多少人死亡嗎?……不要拿原子彈開玩笑。”
▲7月28日,洛杉磯洛斯費利斯劇院的門口張貼著電影《奧本海默》(左)和《芭比》的巨幅海報。(美聯社)
1945年二戰結束前幾天,美國向廣島和長崎這兩個日本城市投下原子彈,分別造成至少14萬人和7.4萬人死亡。
另一名用戶寫道:“我們只是希望(美國)在發言之前先了解這兩枚原子彈造成了怎樣的破壞,不僅是對日本,也是對全世界。”
“x”(前“推特”)上的《芭比》電影的官方賬號對一張此類圖片作出回復,稱“這將是一個難忘的夏天”,并附上了一個飛吻表情符號。
這則周二已不可見的消息促使《芭比》的本地發行商華納兄弟日本公司作出道歉。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向被這一系列欠考慮行為冒犯的人道歉。”
該發行商還稱,美國官方賬號的回復“極其令人遺憾”,并說他們正在敦促總部“采取適當行動”。
此前報道:
影迷制作圖片惹爭議,《芭比》日本發行方表“遺憾”
在美國大熱的影片《芭比》在日本遭遇抵制聲音,原因是這部電影官方賬號所點評的一些影迷制作的圖片引發一些日本網民聯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影片在日本的發行方7月31日發文表示遺憾。
2022年8月5日,人們在日本廣島和平紀念公園的和平都市紀念碑前獻花。新華社記者張笑宇攝
《芭比》和關于美國“原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的大片《奧本海默》7月21日在美國同日上映,雙雙成為票房熱門。于是有影迷把這兩部影片聯系起來,在社交網絡制造“芭本海默”的熱門話題,影片男女主角被“同框”的圖片紛紛出現。
《芭比》的社交媒體官方賬號參與這一話題互動。在一張圖片中,表情嚴峻的奧本海默把興高采烈的芭比扛在肩上,背景看似為劇烈爆炸、映紅天空。《芭比》官方賬號點贊并留言:這將是一個無法忘記的夏天,配以一個親吻和紅心表情圖案。對于一張芭比的頭發被替換為蘑菇云的圖片,官方賬號表示,這個造型是“肯”設計的。“肯”是芭比男友的名字。
相關圖片惹怒一些日本網民,日本社交媒體出現抵制《芭比》在日本上映的聲音,“不要芭本海默”成為網絡熱詞。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分別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同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日本長期以來把自己描繪成原子彈轟炸的“受害者”,卻淡化自己的侵略者和加害者身份,對遭受轟炸的原因和對他國的侵略歷史輕描淡寫。日本右翼政客公然美化侵略歷史,許多民眾也嚴重缺乏對真實戰爭歷史的認知。
《芭比》定于8月11日在日本上映,而《奧本海默》是否在日本上映尚不清楚。
《芭比》發行方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的日本分公司7月31日發表聲明,表示“芭本海默”不是華納總部官方推廣活動的一部分,官方賬號的做法“考慮不周”,正請求華納總部作出“妥善回應”。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宋慧
本文作者:參考消息、新華社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圖片編輯:徐佳敏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