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1月第一周(10月31日-11月4日),國際棉花市場突然大變臉,ICE棉花期貨一連四個漲停讓所有人瞠目結舌,從70.21美分的盤中低點到87.87美分的盤中最高價,12月合約周內最大漲幅達25%。從8月底開始的下跌已持續了整整兩個月,期待已久的反彈終于來了。
盡管從往年的經驗來看,年底到年初美棉期貨價格通常會企穩并逐漸上漲,但反彈來得如此迅猛還是超過了想象。價格之所以強勢反彈,主要是因為跌得過低了,80美分以下會使明年的美棉供需狀況發生改變,而70美分的期貨價格已經使期現價格嚴重背離,現在距離12月合約交割只剩兩周多,因此期貨價格需要回歸現貨。由于價格反彈過于猛烈,不少空頭都在恐慌中大舉平倉,從而推動價格連續漲停。
與此同時,近一個多月來,美元指數走勢出現筑頂跡象,其對金融市場情緒的影響比較明顯。盡管美聯儲已連續四次加息75個基點,且對未來加息繼續持鷹派態度,但也同時表示在某個時間點適度放緩也是必要操作。隨著美聯儲加息進入下半場,而歐洲等其他國家和地區加息開始跟進,美元繼續創新高的難度加大,目前頂部特征已經非常明顯。隨著市場避險情緒的收斂,美國股市和商品期貨都將迎來上漲契機。
上周的另一個久違的利好是,美棉出口明顯恢復。據市場反饋,前一周棉價跌至70多美分時紡織廠On-Call點價成交大增,說明行業普遍認為價格已經足夠低。10月最后一周,美棉簽約總量達到了4.63萬噸,而且中國的采購也達到了2.77萬噸,總計有14個國家和地區采購美棉,裝運目的地也增加到18個。分析人士表示,中國采購的增加與配額即將到期前的紡企集中采購行為有關。據悉,10月中旬以來中國的進口開始增加,預計這一情況將在后續的出口報告中進一步得到體現。
經過上周的連續大漲之后,持續下跌的棉價終于向企穩回升邁出了關鍵的一步。本次上漲究竟是熊市中的反彈還是新的上漲,還需要時間來驗證。從目前看,隨著做空力量的消退,市場下跌的動能已明顯減弱,從現在開始將進入底部震蕩,如果宏觀面和基本面因素能夠繼續配合,價格有望在新舊年交替期間繼續向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