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0月12日,在哈密市伊州區西戈壁哈密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富民農場棉田里,采棉機來回穿梭,“吐出”一卷卷棉包。廣袤田野,豐收的景象令人喜悅。
“今年我種了258畝棉花,機械采棉省時省力,每畝籽棉產量比以前高80到100公斤。”富民農場棉農田磊種了16年棉花,2019年入股哈密市新農民特色農業專業合作社后,棉花種植、管理、收獲都實現了機械化作業,節省了人工,提升了效率,產量穩中有升。
哈密市伊州區今年棉花種植面積超過30萬畝,10月8日開始采收。伊州區農業農村局農業機械化管理室負責人阿哈提·達吾列提汗介紹,伊州區棉花機采率達99.9%,預計10月15日進入大面積采收,月底采收完畢。
“我們的機械化運營團隊從棉花種植到無人機植保、采收,可以提供一條龍服務。今年我們又引進了13臺棉花采收機,作業面積不斷擴大,幫助棉農實現節本增效。”哈密市新農民特色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魏智慧介紹,每臺采棉機日作業量達200多畝。目前,合作社有15臺大型農業機械設備、6架植保無人機,每年為伊州區14萬畝棉田提供服務。
在抓緊采收棉花的同時,新棉收購工作也在提前準備。哈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面向棉花收購加工企業有關人員的培訓在不間斷進行,計量器具和棉花檢驗儀器檢定校準工作全面推進。目前,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對各企業開展檢查,督促企業切實按照政策要求﹑生產規范和相關標準抓好生產活動和經營行為,切實保障棉農利益,確保棉花收購加工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