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  正文

        “兒童行為障礙” 不是孩子的錯 家庭教育出問題

        評論

        “孩子產生問題的根源往往在家庭。”父母角色的缺位,使小吳(化名)缺乏安全感,遇事不懂與人溝通,轉而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祖父母補償式的溺愛,更強化了他的錯誤行為。針對典型的“兒童行為障礙”現象,心理咨詢師通過剖析案例,向家長講解育兒要點。

        “不良少年” 不受管教

        12歲的小吳(化名)是海珠區某公立學校六年級學生。父母在孩子6歲時離婚,他和父親、祖父母一起生活。由于父親常年外出工作,很少在家,日常起居主要由祖父母照顧。

        據家人描述,小吳低年級時就比較好動,時有違反紀律的行為,經常與同學發生爭執,但能聽從老師教育,也能正常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上了三年級后,違反紀律的行為更加頻繁,而且脾氣愈發暴躁,一點小事就與同學吵架、打架。有時老師勸阻也不接受,還用粗言頂撞。由于他的種種不良行為,同學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

        學習方面,小吳天生聰明,在學習難度不大的低年級,由于老師經常提醒與幫助,成績屬于中上。三年級以后,上課更加不專心,時有缺交作業,成績下降很快,到了高年級,已經是中下生了。

        咨詢師楊老師了解到,小吳的祖父母是本地人,文化水平不高。小吳從小與祖父母一起生活,由于活潑可愛,很受祖父母疼愛,事事依著他。小吳有做得不對的時候,母親指出,往往受到祖父母的干涉,說是孩子還小不要過于計較,長大了自然會懂事。

        小吳的父親是個生意人,一直很少在家,很少參與到孩子的教育。離婚后,把孩子交由父母照顧,繼續經常在外,大約一個月回家一兩次,多是問問學習情況,買些禮物而已。每次聽見祖父母反映小吳受老師投訴,便會一頓狠打,直至祖父母拉開。

        小吳母親在離婚前照顧小吳,并與小吳的祖父母一起生活。由于在教育問題上與小吳的祖父母產生矛盾,加上小吳父親經常不在家,在小吳6歲時離婚。一般隔周與孩子見面一次,以外出吃飯、上公園玩為主。

        分析:家庭教育出問題

        小吳身體健康,符合適齡兒童的身體發育標準。從日常課堂表現及作業質量觀察,智力發育正常,與同齡人相比,甚至屬于比較聰明。咨詢師因此認為,小吳的問題是從家庭教育方面產生的——6歲后父母離異,導致親子關系缺失,祖父母的隔代教育幾乎代替父母的教育,使小吳逐漸變得易怒、暴力。

        父母分離導致依戀缺失

        小吳問題的產生原因與家庭有很大關系。小吳的父親一直在外工作,很少回家,6歲前,小吳一直與母親在一起,對母親有很強的依戀。6歲時,父母離異,原來照顧小吳的母親搬離家庭,已初步形成的親子依戀關系遭到破壞。失去母親呵護的小吳產生焦慮,處于一種不安的狀態之中。

        父母離婚后,本應照顧孩子的父親依舊長期在外,偶爾回家也較少與小吳交流,父子關系疏離。這樣,小吳的依戀對象形同虛設,使其嚴重缺乏安全感。

        父輩粗暴、祖輩溺愛致情緒不穩

        據小吳的奶奶反映,小吳的父親脾氣也很急躁、易怒,每次父親回家得知小吳犯的種種錯誤,都會很生氣,常常沒說上幾句就動手打小吳。孩子無法獲得愛的感受,當然也不會關心別人。

        犯錯后,父親采取打罵等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給孩子提供了攻擊性行為的模仿原型。

        父母離異后,小吳主要由老人照顧。老人對孫子的照顧側重在日常起居飲食,教育方面很少過問。出于祖輩的慈愛和對小吳沒有媽媽照顧的心疼,奶奶對小吳十分寵愛,事事依著,即便明知小吳做錯了事,也只是隨口說兩句,沒有進一步教育。

        過度溺愛、放縱,使生性活潑的小吳慢慢變得任性,愿望得不到滿足就發脾氣。

        師生同伴關系緊張致不想學習

        小吳在學校同樣表現出任性妄為,一有不滿就大發脾氣,常常為小事與同學爭吵,甚至打架,班上很多同學都挨過他的拳頭,同學們大多對他敬而遠之。除了班主任以外,他與很多任課老師的關系都非常緊張, 多次在課堂上頂撞老師,還曾對音樂老師吐唾沫,很多老師一提到小吳都連連搖頭。

        得不到大多老師的關心與同伴的正常交往,小吳愈發孤獨無助,對校園生活的興趣逐漸減少,學習積極性下降很快,成績下滑,到高年級,已成為中下生。

        綜上所述,父母離異,使小吳依戀缺失,缺乏安全感與關愛,加上父親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和祖母的過度溺愛,導致小吳變得任性、暴躁,不能與他人平等交往,師生、同學關系緊張,慢慢對校園生活失去興趣,成績下滑。

        反思:兒童行為調整 需要家長配合

        咨詢師指出,孩子出現行為偏差,往往源于不和諧的家庭關系。家庭教育不僅是基礎性教育的基石,而且主導著其他的教育,是任何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永遠不可代替的。

        許多研究都證明,父母離異與兒童的短期發展障礙、情緒低落、行為障礙等有關。由于得不到充分的愛與關懷,兒童產生悲觀、猜疑、憂郁、孤僻等不良的心理狀態,并因此引發攻擊性行為。

        “所以,僅靠學校的教育是無法幫助小吳的,必須得到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咨詢師說,老師必須用真誠打動家長,想方設法與家長一起融化孩子那顆焦躁不安的心,才能慢慢撫平孩子的傷口,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道嵐 通訊員馮清梅)

        標簽: 兒童行為障礙 小吳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欧洲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亚洲人成免费电影|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婷婷|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首页|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蜜芽| 怡红院亚洲红怡院在线观看| www亚洲一级视频com|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同性男|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亚洲熟妇无码AV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成人激情在线| 亚洲日本香蕉视频|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heyzo专区无码综合| 亚洲成AⅤ人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日本亚洲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麻豆| 亚洲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亚洲狠狠久久综合一区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