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高高在上的BBA,正在不斷觸碰自己的價格底線。以上市不足一個月的奧迪Q5L為例,其剛上市便迎來超過5萬元的優惠。
作為一汽奧迪最暢銷的車型之一,Q5L剛上市就大幅優惠,這在過去是從未有過的。奧迪這一舉動對豪車市場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但這似乎更在釋放一種緊張的信號。
豪車市場的激戰
網上常有網友們評論表示,某某豪車應該降到10來萬才合理!表面上看這是一句調侃的話,背后折射的問題是品牌扛鼎不起價格。
而這正是奧迪所處的境遇。
相比老款38.78—49.8萬元的官方指導價,中期改款的奧迪Q5L 39.68—48.70萬元的起步價略有提升,但結合其所提升的一系列科技配置,這次提升的價格符合預期。記者注意到,此次中期改款的Q5L全系標配了全景天窗、將液晶儀表盤從8.3英寸升級為10.1英寸,還增加了座椅記憶配置等等。
對于中期改款的Q5L市場行情,北京運通博奧汽車4S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以全系最低配車型,指導價為39.68萬元的40 TFSI時尚動感型為例,85折相當于減少了近6萬元的現金支出,同時如果現在下定,還可贈送價值萬元的售后禮包。”
這位銷售人員還向記者表示:“過去奧迪車型的售價十分穩定,不用擔心現在買了Q5L,過兩年價格還會走低,奧迪的價格控制還是有保證的。”
如果橫向對比寶馬X3和奔馳GLC,前者的優惠在3萬元左右,而后者的優惠在6萬元上下。但是參考寶馬X3和奔馳GLC的定價要高于Q5L,可見奔馳與寶馬的價格穩定性好于奧迪。
縱觀整個奧迪品牌,目前除RS系列外,幾乎所有車型在終端市場都難以按照指導價進行銷售。從銷量最大的A6L、A4L,到Q3、A3L,少則2萬元—3萬元,多則10萬元的終端優惠幅度并不罕見。
降價策略屢試不爽,任何情況下都能被車企用以拿來“救市”,但與此同時,降價奏效背后潛藏巨大的“副作用”,從奧迪身上更能得到深刻體會——降價只要開了頭,就回不了頭。
外界認為,奧迪降價已經開弓沒有回頭箭,一旦優惠收緊,客戶被二線豪華收割的可能性更大,而寶馬和奔馳,在價格堅挺的同時,保持住自己的品牌力,與二線豪華鮮明區隔開,也因此就加固了護城墻。
像產品生命周期明顯不敵寶馬3系的奧迪A4L,降價也能保證它的競爭力。以價格為殺手锏,于豪華品牌而言就如潘多拉魔盒。
一汽奧迪的壓力
在2005年—2010年區間,一汽奧迪以絕對壓倒性的優勢縱橫國內豪車市場,當時的華晨寶馬和北京奔馳只能望其項背。一汽奧迪不僅在市占率上領先奔馳和寶馬,其在品牌影響力和本土化等多方面都是處于豪華車頂部,在中國形成ABB的獨特格局。
但眾所周知,目前豪車市場前后座次為BBA。從奧迪發布的最新企業戰略來看,其目的就是再回巔峰。
奧迪中國區總裁安世豪曾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從2020年開始,奧迪要在中國市場再創一個“黃金十年”。而作為奧迪在中國市場的重要合資公司,一汽—大眾奧迪將作為該目標的重要執行者。
自2018年以后,奧迪在衛冕“冠軍”寶座上漸顯力不從心,2020年“冠軍”寶座更是被寶馬奪得。
據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在今年4月份豪華車市場中銷量排名前三位的依然是奔馳、寶馬和奧迪。這三大品牌的總銷量達到22.2萬輛,占總市場份額的63.5%。其中奧迪品牌以71267輛的業績位列第三,明顯落后于奔馳的7.7萬輛和寶馬的7.3萬輛。
業內認為,雖然BBA三品牌之間銷量差距并不十分明顯,也不足以用銷量為三者強弱定下結論,實際上,與銷量排名相比,更重要的是他們在消費者心里的座次。
再考慮到即將孵化成型的上汽奧迪,奧迪雙合資模式注定要削弱一汽奧迪在市場的影響力。上汽奧迪不僅國產了A7L,和未來的奧迪Q6,這都或多或少對一汽奧迪產生極大的影響。
今年是奧迪“黃金十年”戰略實施的第二年。作為戰略的核心要素,其試圖通過理順人事架構、發展合作伙伴戰略以及加速產品攻勢扳回局面。一汽奧迪作為奧迪“黃金戰略”重要執行者,壓力可見一斑。記者 王瑞斌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