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8月12日,2022全國麻紡織學(技)術交流會在河南鄭州召開。國家麻類產業技術體系、中國紡織工程學會麻紡織專業委員會、中國作物學會麻類專業委員會等組織聯席研討麻紡織技術與麻類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會議圍繞麻類原料供給、纖維加工技術及新產品開發等展開研討。
國家麻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朱愛國,分析了當前麻類產業原料、市場“兩頭在外”的困境,闡述了構建麻類產業“國際國內雙循環”格局的戰略意義,提出了持續推動農工融合發展、保障麻纖維原料有效供給的科技著力點。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麻紡織專業委會會主任、東華大學郁崇文教授結合在國家麻類產業技術體系纖維性能改良崗位的多年工作,著重分析了麻紡織技術的發展、纖維性能對紡紗加工的影響,提出了利用先進的棉紡設備進行麻類纖維紡紗,實現麻類纖維高效、短流程的紡織加工。
中國麻紡行業協會會長董春興分析了當前麻紡行業現狀,指出科技創新是推動行業發展和企業進步的力量源泉,面對知識經濟時代,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實現企業自身的跳躍式發展,科技創新是企業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的必經途徑。指出科技創新是解決目前麻紡織行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的有效途徑。
會上,業內人士積極交流在綠色環保和生物降解等方面的技術和成果。為降低麻紡行業脫膠廢液的污染問題,氧化脫膠的探索應用,以及將基因克隆技術應用于苧麻生物脫膠果膠裂解酶的改性中,超臨界CO2流體技術在亞麻加工中的應用也得到研究。為減少石油資源的應用,如何開發可再生、豐富的纖維素資源,將低共熔溶劑應用于苧麻纖維的溶解和纖維素的提取中,提高了紡織加工中難以應用的麻纖維的附加值。
會議還交流了麻類纖維綠色提取、性能改良、精細紡織、綠色染整、非織造工藝等最新技術成果,并圍繞推進農工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等議題進行了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