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隨著鋪天蓋地的降價潮,大部分貿易商接受跌價現實,踴躍出貨,進口紗現貨價格也是一天一個價,一單一議。
7月最后一周,巴紗10支賽絡紡報價在21000-21800元/噸不等,以低價吸引買家,終端取貨生產相對積極。除了牛仔終端拿巴紗補充外,針織市場也由黑色6月23日暴跌前準備的秋冬面料華棉迅速轉回做傳統棉衛衣。前期棉花價格高企時,因材料成本原因,中大型內銷市場普遍鋪開始采購用于低彈絲CVC等混紡配的華棉布料來代替傳統棉衛衣,隨著棉花價格驟跌,市場信心全無,原本備好的華棉產品銷售受阻,而純棉紗價急跌,布行又緊急做回衛衣補庫存,由起初小補庫存,到近兩周的積極補紗,事實上粗支紗價格只是回歸與去年同期相當的市場價而已。高支紗價則因總體市場庫存高位,加上外單選非疆棉原因,價格幾乎日日新。貿易商基本虧損4000-6000元/噸不等,心態崩塌。
當周,進口紗外盤價格也基本接近國內現貨進口紗成交價,盡管如此,國內大部分貿易商未敢輕舉妄動,結合目前國內高庫存高位,市場走貨進度一般,仍然觀望為主。
目前,國產32支普梳純棉紗27051元/噸,較6月初下跌1690元/噸;印度32支普梳純棉紗32381元/噸,較6月初下跌1244元/噸;越南32支普梳純棉紗28934元/噸,較6月初下跌2191元/噸;印度尼西亞32支普梳純棉紗29881元/噸,較6月初下跌1948元/噸;巴基斯坦21支普梳純棉紗28065元/噸,較6月初下跌401元/噸。業內人士表示,進口紗的實際價格低得離譜,40精梳緊密紡甚至有24500元/噸拋貨,感覺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國產紗這兩周手上有貨的人估計很難熬,雖然普遍都有期貨對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