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據江蘇、山東等地棉紡織企業反饋,截止目前中國各主港2019-2022年澳棉庫存非常稀少(僅極少數貿易商有5-10個柜現貨),而2022年新棉的船期集中在9/10/12月,導致目前清關澳棉“洛陽紙貴”,與美棉、巴西棉的價差非常大。
青島某貿易商表示,目前港口保稅、清關美棉/巴西棉/非洲棉/印度棉庫存都相對比較充足,在1%關稅下進口成本、清關外棉報價與內地庫新疆棉倒掛幅度仍然巨大;7月份出口美國、歐盟等溯源訂單增長低于預期及央行貨幣政策轉向穩健寬松甚至階段性收緊導致棉花棉紡織企業獲得信貸支持力度減弱等等因素,港口棉花詢價、出貨延續迷/冷清狀態,僅清關人民幣報價美棉、非洲棉、印度棉有少量剛需拿貨。
從調查來看,由于目前港口棉花庫存資源集中在數家大中型棉花貿易企業手中(小貿易商前期低價拋貨或轉貨給大企業);再加上對美國得州持續高溫干旱導致棄收率創歷史新高,2022/23年度美棉總產量、出口繼續下調的預期強烈及美聯儲7月加息靴子落地,鮑威爾“后續加息速度可能放緩”的鴿派言論等對貿易商的心態起到明顯支撐,因此目前無論保稅棉還是清關棉,降低拋貨、抓緊清倉的操作都很少見,外棉表現出較強的抗跌性。
據了解,近日一些外商、大型棉花企業已開啟集中、大量預售2022年巴西棉的模式,指標M 1-5/32 28GPT、馬值3.5-4.9船期集中在9/10/11月份,而且銷售方明確提示“可轉港”;再加上7/8月船期2021/22年度美棉的裝運量預計也比較大,2022年下半年美棉、巴西棉、澳棉船貨“三箭齊發”及中國棉紡織廠、中間商對外棉采購缺乏足夠興趣的前提下,港口棉花庫存較大的貿易商將面臨更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