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28日,ICE棉花期貨連續兩個漲停,主力合約強勢打開前高,直奔150美分/磅,逼空情緒強烈。外棉船貨、保稅棉報價隨之大幅跟漲。鄭棉反彈的力度、幅度顯然無法跟上ICE的腳步,主力CF2209合約振蕩空間僅上移至21500-22000元/噸區間,棉花市場外強內弱格局仍非常突出。
山東某棉花貿易企業反映,本周ICE暴漲的直接結果是船貨、保稅美棉、巴西棉等詢價提貨迅速降溫,有些企業外棉現貨暫緩報價,而疆內外倉儲庫2021/22年度新疆棉、地產棉成交活躍度繼續提高。部分棉花加工企業及貿易商為了加快皮棉銷售進度及時回收貨款小幅下調基差,刺激短期有補庫需求的下游企業入市采購。
據了解,4月28日,青島巴西棉1%關稅下的直接進口成本達到26000元/噸以上(凈重結算),美棉1%關稅下的進口成本也在26600元/噸以上(凈重結算),目前江浙、山東、河南等地“雙28/雙29”新疆機采棉的公重報價僅22600-22800元/噸,與港口美棉、巴西棉的價差擴大至3000元/噸以上。
河南某棉紡廠表示,內外棉花價差“倒掛”如此之大為近些年罕見,近期人民幣大幅貶值,外貿公司、棉紡織服裝企業的議價能力、接單意愿將逐漸回升,有利于國產棉花棉紗的消費觸底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