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張家港、青島等地的棉花貿易商反饋,五一假期中國各主港保稅、非保稅外棉詢價/成交延續冷清狀態,提貨出庫以前期合同履約為主,棉紡織企業、中間商新實單寥寥可數;而受ICE棉花期貨各合約繼續暴漲、下游買家抵觸情緒強烈及內外棉花價差“倒掛”快速擴大等因素影響,棉花貿易企業無論基差報價還是一口價都較4月份明顯減少,有些棉企甚至暫時封盤不售、靜觀其變。
黃島某貿易企業表示,相較美金報價的外棉船貨、保稅棉大幅報漲相比,港口清關美棉、巴西棉、印度棉等人民幣報價資源表現相對平穩,振動幅度偏小,受到買方的關注度有所回升(報價CF2209+基差或一口價)。5月4-5日中國各主港清關巴西棉M 1-1/8(強力28GPT)凈重一口價23000-23300元/;而巴西棉M 1-5/32的凈重一口價則達到23500-23700元/噸;清關美棉31-3/31-4 36(28GPT)凈重一口價24200-24500元/噸,巴西棉與內地庫“雙28”新疆棉公重22600-22700元/噸報價價差300-400元/噸。
一些涉棉企業反映,目前港口保稅美棉、巴西棉1%關稅下直接進口成本與保稅棉報價嚴重“倒掛”,使庫存很低的清關美棉/巴西棉/澳棉等自然而然受到買家青睞。如部分外商、棉企保稅美棉31-3/31-4 36/37(28GPT)的報價158-160.5美分/磅,1%關稅下的進口成本達到25400-25800元/噸,與同品質清關美棉價差1000元/噸以上。
據了解,4月下旬以來,由于船貨及保稅巴西棉的報價偏高(向同品質美棉靠攏甚至階段性超過美棉),再加上人民幣大幅貶值及用棉企業對巴西棉短絨率高、雜質大、一致性偏低的擔憂加劇,因此近期中國各主港巴西棉庫存增長較美棉、印度棉、西非棉等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