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上海疫情病例數正在逐漸下降,意味著此輪上海疫情的至暗時刻已經過去,后市棉價能否迎來一波上漲行情呢?
4月份,鄭棉基本是震蕩上行走勢,盡管遭遇了美聯儲加息、國內疫情爆發、企業開工率下降、新棉銷售遇阻等多重不利因素,但鄭棉依然出現了700點左右的漲幅,單從數字看上漲力度不大,如果復盤當時國內棉紡產業面臨的困難,這個漲幅也實屬不易。反觀國外美棉ICE漲幅卻是一鳴驚人,主力合約價格接連創出新高,外強內弱格局非常明顯,假如沒有外棉的有力支撐,鄭棉不會出現這樣的走勢。
現在上海爆發的疫情正在得到有效控制,國內各地物流也在逐步通暢,市場預期棉紡產業訂單有望恢復。據悉,下游企業訂單確實開始有所改觀,但整體情況依然不樂觀,現買原料紡棉紗依然沒有利潤,企業生產積極性弱,在需求尚未明顯觸底反彈的情況下,單靠炒作預期推高鄭棉價格難度很大?,F在棉花銷售進度遠落后于去年同期,“金三銀四”銷售旺季錯過,依靠后期需求彌補前期銷量難度很大,況且在高價支撐下,新年度植棉面積大概率增加,在供給增加、消費減少的情況下,棉市壓力日益增大。
5月美聯儲議息會議漸近,市場不斷釋放鷹派信息,加息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如果加息力度不及市場預期,盤面將由跌轉漲,反之由漲轉跌。市場有觀點認為,美聯儲短期加息并不能立即改變當下通脹的局面,當美聯儲加息逐漸放緩時,才可能是商品見頂的信號。筆者則認為,美聯儲放水,大宗商品市場一定是水漲船高,價格上漲;反之,則是水落船降,價格下跌。這個效應會遲到,但絕不會不出現。
最后是現在軋花企業銷售進度緩慢,還貸壓力巨大,都在期望期貨價格給出套保空間,資金會不會在極度悲觀的市場給企業解除風險的機會呢,這個概率應該是很小的,資金是最聰明的,不會輕易給產業“抬轎子”。另外,市場資金本就偏好風險,解除企業風險了,意味著機會也減少了,因此價格創出新高的可能性不大,即使見到了,能否穩定住也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