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片桑園郁郁蔥蔥,一排排廠房整齊排列,在寬敞明亮的大棚里,一張張蠶臺擺放整齊,工人們正在清洗蠶臺……這是日前西充縣義興鎮友林蠶桑基地內的一幅場景。
“種植桑樹養蠶,成本低、風險小、見效快,是農戶增收致富的好路子!”西充縣義興友林蠶業合作社負責人吳友林介紹,該基地于2009年成立,是國家蠶桑產業技術試驗示范基地、四川省蠶業合作示范社、四川省現代蠶桑產業示范基地和四川省蠶研所、西南大學科研教學實驗基地。該基地推行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商品化處理、品牌化銷售的產業經營模式,推進設施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循環農業建設,核心示范區種植桑園1985畝。基地在延伸產業鏈條上下功夫,創建了“桑園蠶蟲雞”“桑園綠殼土雞蛋”“有機桑芽茶”等品牌農產品,產品遠銷北上廣深成渝等大城市,年產值3000余萬元。
據了解,該基地涉及義興鎮黃嶺埡、陽家廟、賈家店等村,入社社員500戶,帶動農戶3000余戶,提供就業崗位200余個。在組織生產中,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在合作社指導下種植有機果桑、養殖蠶蟲雞等。合作社科學制定不同農產品的保底收購價,并按照市場價與保底收購價“就高不就低”的原則,收購農戶生產的農產品。
義興鎮蠶桑產業發展壯大,帶動村民增收,只是西充縣蠶桑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西充縣以蠶桑基地建設為抓手,以體制機制創新和科技進步為動力,大力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加大蠶桑綜合利用開發,加速蠶桑生產經營方式的轉變,蠶桑產業進一步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形成了優質蠶繭、果桑、僵蠶、桑資源綜合利用四大板塊相互促進、共同繁榮的局面。目前,全縣有蠶桑專業合作社30個,其中省級示范合作社2個,從事蠶桑生產及綜合開發的農業企業5家,蠶桑家庭農場50余個。今年蠶桑產值預計超過1.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