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蘇州蠶繭”憑借獨特的歷史文化、獨特的桑蠶品種、獨特的生產方式、獨特的蠶繭品質,以及獨特的產業發展前景,順利通過了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審核。
近年來,針對蠶桑產業所面臨的嚴峻挑戰,全市上下積極應對、攻堅克難,按照“精品蠶業”的發展思路,開辟了蘇州獨特的發展路徑。
加大蠶桑保護力度,促進產業穩定發展。蘇州市出臺了生態補償政策,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將桑園納入生態補償。據統計,截至2021年,蠶桑生態補償累計涉及28098張蠶種,蠶農23236戶次,累計補償桑園面積達36531.95畝,補償金額達1611.95萬元。
拓展蠶桑生產模式,推進產業轉型升級。蘇州市積極發揮絲綢龍頭企業帶動作用,通過采用農戶參與、企業標準化管理的“公司+農戶+基地”蠶桑生產的新模式,在吳江區建設了200畝富農蠶桑示范區,以點帶面發展精品蠶業。
建設“絲綢小鎮”,推動產業融合發展。蘇州市以“絲綢小鎮”為基礎,在震澤鎮規劃了1.5萬余畝的現代農業園區,探索實踐傳統蠶桑產業向高產、高效、優質現代產業的轉變之路。在古鎮旅游、鄉村建設等方面,積極融入蠶桑絲綢元素,開創了“文商旅農”融合發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