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桑養蠶是廣西南寧市邕寧區傳統產業,也是綠色生態產業。近年來,邕寧區以蠶業科技創新為動力,以產業結構調整為抓手,積極探索“種桑養蠶全產業鏈基地”建設。通過新品種桑葉和省力化養蠶技術、蠶繭加工及蠶沙無害化處理等多種舉措,有力推動桑蠶產業轉型升級、融合發展。
邕寧區那樓鎮三江桑蠶全產業鏈示范基地由南寧市齊興蠶業合作社負責經營。該基地通過技術引進,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桑樹種植、原蠶育種、小蠶共育、大蠶養殖、蠶繭抽絲、蠶絲被和蠶沙處理等全產業鏈生態示范基地。2021年,該基地蠶繭產量達1.8萬公斤,產值達80萬元。
“建設全產業鏈基地是傳統產業發展大勢所趨,也是增強農業產業抵御風險能力、增加產品附加值的一種方式。如遇到蠶繭價格低迷時蠶農不再直接出售鮮繭,合作社社員和生產大戶將自產的蠶繭送到車間加工成絲綿、絲被等產品再銷售。”南寧市齊興蠶業合作社社長淡有興介紹,基地將新建一個300平方米的絲綿加工車間,一個300平方米的抽絲、煮綿烘干車間以及1200立方米的冷庫,并引進先進的蠶沙處理技術,將蠶沙制成有機肥,增加桑蠶產業的附加值。
據悉,邕寧區通過優化調整產業布局,推動蠶桑產業逐步走上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的良性發展之路,大力扶持建設一批產量高、繭質優的原料繭生產基地。2021年,邕寧區桑園種植面積達5.56萬畝,種桑養蠶產值達3.3億元,惠及農戶約1.55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