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段廣告霸榜、明星代言無序擴張……近年來,處于野蠻生長期的在線教育賽道在高速擴張的同時,問題也接連不斷,市場上對在線教育回歸“教育本質”的呼聲也越來越高。近日,包括高途課堂在內的多家在線教育企業紛紛布局“本地化”網校,有觀點認為,這是在線教育大戰進入了“下半場”,開啟精細化運營的前奏。
K12教育本地化爭奪開啟
就在幾天前,在線教育公司跟誰學宣布更名高途集團,同時宣布將布局K12教育的本地網校,從廣東、江蘇、浙江、山東、河南、陜西、山西、北京等地開始實施。根據介紹,高途課堂的本地網校將從本地化招生、本地化產品、本地化教學、本地化服務等方面展開。
為何高途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布局本地化?實際上,在線教育企業布局本地化既是順勢而為,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從內容端來看,在K12教育中,除了語文、歷史實現了統一教材外,其他科目的教材在全國各地還是有很大的差異。從獲客端來看,多位行業人士估算,在2020年的投放大戰中,低價課、免費課的轉化率“或許不足5%,甚至更低”,品牌作用大于轉化作用。隨著在線教育市場滲透率的逐漸提升,在線大班課需要更精細化運營,以滿足更個性化的需求,本地化網課也由此誕生。
實際上,高途并非首個布局本地化網課的巨頭。據公開報道,今年2月,猿輔導在深圳南山區設立辦公室,隨后大舉招聘教研教學崗位;最近,猿輔導在上海也開啟了教研教師的招聘。從招聘要求來看,其正嘗試從小學階段切入,布局本地化的課程。
目前,學而思培優、學而思在線的本地課已經成體系,學而思網校、作業幫、網易有道、猿輔導等也都在探索本地化網課。此次高途的加入,也意味著K12本地化網校的競爭又有新選手進入,競爭只會愈發激烈。
本地化策略帶來雙重考驗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在線教育迎來了史無前例的流量紅利,頭部玩家也趁機實現了擴張與下沉。然而與行業發展勢頭相反的是,目前在線教育行業普遍還處于虧損之中。
值得關注的是,營銷費用成為在線教育的最大支出,如網易有道2020年營銷費用達到26.97億元,營銷費用成為公司虧損的最大推手。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監管措施的不斷收緊,在線教育也開始進入整頓期,未來在線教育的發展速度或將脫離營銷戰火,在組合調控下降溫。騰訊廣告發布的《疫情影響下的K12在線教育新市場洞察》數據顯示,疫情下,K12教育目標人群觸達滲透率已經從37.5%提升至56.7%,這意味著在線教育企業的獲客成本將大幅提升。在這種情況下,本地化策略或許是主流平臺深耕下沉市場、開啟精細化運營的必然選擇。
有分析認為,這一變動對于猿輔導、高途課堂這樣原本的純在線教育企業而言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一方面,本地化策略需要大量的線下運營團隊,這部分人員對在線教育企業而言可謂 “從無到有”;另一方面,本地化策略意味著新興在線教育企業需要和學而思、新東方這樣的線下教育巨頭短兵相接,“以己之短攻彼之長”的戰爭不容樂觀。
從目前幾家主流平臺的動作來看,今年將是對本地化精耕細作的一年,這對在線教育企業將是組織上和運營上的雙重考驗。(羊城晚報記者 沈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