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  正文

        幫孩子解開“千千結” “育心”工程不容忽視

        評論

        妙手“育心”,幫孩子解開“千千結”

        專家呼吁家校醫聯動開設學生心理健康必修課程,構建預防處理機制

        2020年11月15日,安徽省淮北市一名小學生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聽音樂放松身心。 新華社資料圖片

        溺水的人,需要有人帶離困境。心里有“石頭”的孩子,更需要有人真正傾聽并幫他們走出迷茫。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調查發現,當前部分校內心理咨詢形同虛設,家校互相“甩鍋”加劇學生“病恥感”,學生心理問題無法及時得到發現、幫助和治療。

        怎么才能真正幫到那些脆弱的孩子?多名教育工作者、心理專家、醫生呼吁,提高家校醫聯動能力守護“心門”,開設心理健康必修課、開展“育心”工程。

        “我們不是戲多”

        孩子的心理問題實際是社會和家庭問題的縮影。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物質滿足已經不能給新一代青少年帶來幸福感,他們的心理需求更加凸顯,但目前家長或者學校的基礎教育無法關照到每一個同學,加上“在學校教育和求職等競爭中脫穎而出才是成功”的觀念,使得大多數青少年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而在出現心理問題后,家庭、學校、社會對青少年的支持和幫助卻非常有限。一些抑郁癥患者坦言,生病后他們最希望得到家人的理解,但往往等來的卻是,“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為什么就你不行!”“你就是戲多!”有的家長對抑郁癥有偏見,往往孩子狀態很差了才會選擇就醫。

        山西省晉中市太谷區太谷中學校長康琳反映,一些家長不僅意識不到或不愿意承認孩子有心理疾病,并反感老師說,直到發生極端情況,甚至耽誤治療干預時機。

        “這些孩子會感覺到很痛苦,但沒有人能幫他們。”安徽省合肥市第四人民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醫師鐘慧說。

        “很多孩子是會發出信號的。”安徽省合肥市青少年心理研究會會長林林說,作為父母,更應關注孩子的行為,這是在尋找情緒的出口,是無聲的信號。

        “落灰”的心理咨詢室

        心理咨詢室里,沙盤是落灰的、門是上鎖的、咨詢老師大部分精力放在行政事務上……盡管很多學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詢室,但多地教育工作者坦言,心理咨詢室難以真正起到疏導、鑒別的作用,很多學校的專職心理教師在做行政工作,沒起到實際作用。

        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教育局局長梁東喜表示,由于專業師資有限,很多學校的心理咨詢只能開展一些表層工作,并不能真正深入了解學生心理狀態,往往要等到一些孩子異常表現十分明顯時才能被班主任或任課老師捕捉到。

        而在林林、鐘慧等多名心理專家看來,學校的心理咨詢師還缺乏處理心理疾病的臨床經驗,如果沒有處理過重癥患者,則難以真正有效鑒別需要幫助的孩子,在面對比較復雜、棘手的情況時,會難以應對。

        對于已被發現有心理疾病的學生,有的也難以有效治療。梁東喜說,由于社會上心理咨詢服務良莠不齊,治療方式多樣,綜合醫院傾向于用藥物治療,一些私人門診使用咨詢和催眠療法等,還有些醫院存在過度用藥情況。

        一名心理專家表示,一些醫院或診所的診斷并不科學,她接觸的一個學生僅474秒就被診斷為多動癥,過度醫療、標簽化,比抑郁癥本身更可怕。

        一名心理咨詢師表示,學校也會出于安全責任的壓力,對標簽化的學生有所抵觸,她曾接觸過一名學生在醫院復查指標恢復正常后,學校不敢接收其返校就讀,要求寫保證書、也不讓孩子在學校午休。

        “育心”工程不容忽視

        在強調體育、德育之外,多名教育工作者、心理專家、醫生呼吁,盡快加強“育心”工程建設。

        強化班主任、家長、心理咨詢師的知識普及和技能培訓,提高對學生心理問題的識別及干預能力。海南省人民醫院心理咨詢科副主任康延海建議,從學校層面,定期給家長和老師尤其是班主任開設專業的心理健康輔導課,讓老師和家長能夠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反思自身的一些行為是否加劇了學生的心理負擔。

        同時,加強對學校心理咨詢師的培訓和督導,尤其是結合大量案例分析,讓心理咨詢師有真正辨別、處理問題的能力。由于班主任往往是與學生接觸最多、最了解學生變化的老師,基層建議單獨建立德育工作職稱評定序列,與工作量和責任相匹配,引導班主任開展更多對學生和家長的心理知識普及等活動。

        開設學生心理健康必修課程,通過教材和課程設計,給予學生正面積極的引導。海南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吳九君等多名基層心理健康工作者建議,開設學生心理健康必修課程,并在其他課程教材中植入相關內容,幫助青少年了解心理學知識,掌握一定的自我心理調節方法。

        “給學生開設心理健康必修課,就好比給他們打了一針心理‘疫苗’,這針心理‘疫苗’打得越早越好。”吳九君說,心理必修課可以告訴學生們,如何面對挫折,用心理學的方法教學生正面積極思考。

        引入第三方公益組織及專業力量,構建家庭、學校、社會聯動的預防處理機制,守護學生的身心健康。專家建議將心理健康檢查列入學生每年常規檢查項目,建立科學的學生心理檔案。整合醫療機構與教育系統資源對學生進行綜合干預,降低學生“心病”的發生率。

        教育人士建議,應在學校、家長之間建立專業且相對中立的調解方,如可進一步發揮各區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心理熱線)職能,還有基層教育工作者建議,發揮社區、第三方公益組織的力量,構建家庭、學校、社會聯動的預防和危機處理機制,共同守護學生的身心健康。(記者周暢、王菲菲、王瑩、趙葉蘋)

        標簽: 育心 工程 心理健康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乱码|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蜜桃|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1 |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亚洲精品老司机在线观看| 处破女第一次亚洲18分钟|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jjzz亚洲亚洲女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老师| 亚洲第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无码| 亚洲熟妇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亚洲日韩看片无码电影|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女bbbbxxxx另类亚洲|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无线码| 久久久久久久尹人综合网亚洲|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午夜影视日本亚洲欧洲精品一区|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丝| 亚洲av色影在线| 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 亚洲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欧好州第一的日产suv|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