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記者李國梁)8月4日,中國乳業首個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和國家碳計量中心(內蒙古)乳業分中心在世界奶業大會期間正式啟動。國家知識產權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相關領導,伊利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潘剛、高級執行總裁張劍秋等出席啟動儀式。這是本次世界奶業大會又一高光時刻,兩大國家級中心將在未來成為中國乳業知識產權和減污降碳領域的基礎工程、龍頭工程,有力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乳業首個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和國家碳計量中心(內蒙古)乳業分中心啟動
當前,我國乳業已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但仍然存在乳業外部技術依賴度高、產學研結合不夠緊密、專利綜合保護能力不足等問題,促進乳業創新與成果轉化是大勢所趨。作為中國乳業龍頭企業,伊利始終高度重視知識產權的運用、保護和管理,引領行業創新發展。截至2022年12月底,伊利累計獲得國內外專利授權3905件,全球專利申請總數、發明申請總量位居世界乳業十強第二名。
此次伊利參建中國乳業首個知識產權運營中心被業界寄予厚望。據介紹,該中心聚焦乳業發展過程中最前沿的科學問題,加快推進原始創新、加速突破中國乳業核心技術,解決行業瓶頸問題,未來有效應用伊利豐富的知識產權管理經驗和優質資源,將成為中國乳業知識產權的“航空母艦”,為中國乳業創造更多知識產權價值。同時,該中心還致力于打造中國乳業知識產權的“超級市場”,讓知識不再沉睡,價值得以變現,由“知產”變“資產”,應用于乳業的生產經營實踐,為中國乳業提供“知識”動能。
同樣由伊利參建的首個國家碳計量中心(內蒙古)乳業分中心,則有望成為推進中國乳業“雙碳”工作的重要基石,類似于為裁衣服提供“尺子”,在菜市場擺放“公平秤”。而要摸清是否“降碳”、降了多少等“臺賬”,前提是科學準確地計量碳排放,實現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國家碳計量中心(內蒙古)乳業分中心就將承擔中國乳業的此項任務。
伊利作為中國乳業綠色發展的先行者,到目前已連續13年開展企業內的全面碳盤查,建成行業數據最全的碳盤查數據庫;2012年實現碳達峰,并計劃在2050年前實現全產業鏈碳中和。未來,伊利將攜手國家碳計量中心(內蒙古)乳業分中心,致力于打造一個行業碳標準體系、一個碳數據管理平臺、一個碳管理運營平臺、一個碳服務平臺,積極探索減少乳制品碳足跡的有效路徑,為中國乳業綠色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值此世界奶業大會舉行之際,兩大國家級中心的啟動不僅向全球展示了中國奶業在知識產權、減碳領域的重大進步,也讓世界看到了中國奶業推動奶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強大決心。未來,伊利將充分發揮行業龍頭的引領作用,堅持創新驅動,堅守綠色發展,凝聚全球力量積極參與兩個中心的共創共建共享,不斷增強中國乳業的國際核心競爭力,助力中國乳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