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網訊(邱良晶)《內蒙古自治區2023年堅持穩中快進穩中優進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中指出內蒙古將持續在種業振興行動上發力,將繼續安排9000萬元資金,支持實施種質資源保護利用、良種化水平提升、優勢特色品種培育三大工程。
具備優良品種的好羊源是好品質的基礎,不論是營養還是安全,都要靠好羊源來實現。出于對羊肉品質的執著追求,高端羊肉品牌烏虎羊將選種的目光放在了內蒙古本土羊種身上。
【資料圖】
品質締造高端品牌,精選優質品種打造高端羊肉
作為我國第一產羊大省,內蒙古羊品種資源豐富,現有羊品種資源30多個,其中,多數羊種都以生長地命名,大多為蒙古羊后裔,外貌特征并沒有太大的區別。但隨著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融,為了提高羊種的出肉率,在羊的種業技術并不發達的內蒙古,大多數年輕的養殖戶簡單地將第一代雜交種的出肉率高低作為品種優良與否的標準,最終形成無序雜交,導致優質種群的提純難度大幅推高。
與此同時,蒙古羊種領域的創新與傳統也出現了割裂。對新種的盲目追求讓傳統羊種的保護越來越不被重視。新種尚未在時間的考驗中立足,傳統優質品種的優勢也丟失殆盡。
比如,有著14對肋排的內蒙古傳統羊種正在逐漸變得稀少,據近年研究結果表明,在自然群體中具有14對肋骨的烏虎羊只有17%~20%。
草原生態環境 圖片來源:烏虎羊
幸運的是,在內蒙古羊種改良大行其道的時候,內蒙古草原的東北部,大興安嶺的西南麓,草原生態環境最為原始的滿都胡寶拉格蘇木,有著這么一群牧民,他們懷揣著發揚優秀稀有羊種的情結,堅持養育內蒙古傳統羊種,而這與烏虎羊品牌守護內蒙古傳統稀有羊種的使命和為中國的種羊建立世界自信的愿景不謀而合。
于是,烏虎羊團隊找到了這群牧民,他們在純種的傳統羊群中選育了一批性狀穩定、出肉率高、風味十足且相貌美麗的種羊,構建了更高級別的純種羊種。這種更高級別的純種羊種也經由內蒙古稀有羊種研究會的認定,被命名為“烏虎羊”,用精選優質品種締造烏虎羊這一高端品牌。
挑選羊種 圖片來源:烏虎羊
同時,烏虎羊品牌成員從春天來到牧場,全程參與到牧民的生產實踐中,一直到秋冬的肉羊出欄,全程陪伴羊群成長,保證小羊羔長足180天,成年羯羊長足900天,自然生長保證了羊肉的高端品質。
14對肋排成“品質密碼”,繼承發揚傳統高端羊肉獨特美味
作為被內蒙古稀有羊種研究會命名的內蒙古本土羊——烏虎羊,其屬于肉用脂尾粗毛羊,是在當地特定的自然氣候和生產方式下,經過很長時間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而逐漸形成的,具有貯脂抗寒、體大肉多、脂尾重、肉質鮮美等特點。而其中,擁有“14對肋排”是烏虎羊最鮮明的特點。
目前,世界上飼養放牧的六十多種羊都是胸椎骨12到13塊,肋骨24到26根,而烏虎羊則比這些羊都多1對到2對肋骨、多1塊到2塊脊椎骨,是世界上唯一擁有“14對肋排”的羊種。
牧場環境 圖片來源:烏虎羊
此外,在第14對肋排的作用下,烏虎羊的骨頭和肉質之間緊密度也更高,肉質的精瘦肉比例更加協調,肉感更加緊嫩富有彈性,使得羊肉的骨髓和肉質經過高溫烹煮后的香味也變得更加獨特、美味。
獨有的14對肋排已成為了烏虎羊的“品質密碼”。烏虎羊創始人是原內蒙古大型羊肉企業小肥羊的營銷負責人,他一直認為,高級的食材一定是去繁為簡,不需要輔料的配合,才能保留食材最本真的味道。
因此,整個屠宰加工過程中烏虎羊不添加任何輔料,只對每個部位進行精細化分割包裝,再加上14對肋排的加持,最終才生產出肌肉顏色深紅有光澤,香度十足的高檔羊肉。
作為內蒙古傳統羊種的守護者,烏虎羊品牌堅決摒棄舍本逐末的雜交羊種,從源頭開始為消費者打造最難以忘懷的味道。烏虎羊團隊為了鼓勵傳統優質羊種的選育養殖,在收購成羊時不和牧民砍價,并給牧民予額外獎勵,盡最大的努力和牧民一起培育出純種烏虎羊,讓其從皇室貴族的餐桌,走向千家萬戶,持續發揚中國傳統高端羊肉獨特美味,為人們提供最上等的羊肉與健康味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