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趙志國說,今年以來,工信部加大對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力度,總體上來看取得了明顯成效,今年前三季度已經開展了10批次集中檢測,累計通報了1494款違規APP,下架了408款拒不整改的APP,對違規行為始終保持高壓震懾。
突出整治重點問題。整治開屏彈窗信息,對開屏彈窗信息“關不掉”“亂跳轉”,用戶一直反映強烈。經過半年多的重點整治,主要互聯網企業開屏信息“關不掉”基本解決,早期比例還是比較高,現在已經趨零,這個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還有一個現象就是“亂跳轉”,誤導用戶的發現率也是大幅下降,目前統計下降到1%。其中整治民生服務類APP,尤其是圍繞一些節假日,比如中秋、國慶前夕,工信部通管局組織對假日出行、民生服務類APP開展了專項檢查,一共有14款違規APP被下架處理。同時也對強化責任鏈管理、建立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的應用商店和第三方軟件開發工具包(SDK),建立了排名通報機制,目的就是督促各應用商店加強自查。因為在治理工作中發現,應用商店是一個重要環節。經治理,各應用商店主動清理下架了40余萬款各類違規APP。
加大技術檢測。治理工作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技術手段,工信部組織產業優勢力量,建成并持續優化全國APP技術檢測平臺,不斷提升平臺自動化檢測能力、監測水平和數據分析能力。今年已完成176萬款APP技術檢測,覆蓋了全國在架APP總量的60%以上。
據趙志國透露,下一步,工信部將從從完善制度、強化監管、優化用戶感知等多個方面入手,開展綜合治理,打好組合拳,為用戶營造一個安全可靠的信息通信環境。一是認真貫徹落實《個人信息保護法》,制定配套的細化規定和標準,會同相關部門加快發布實施《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個人信息保護管理規定》,為APP治理工作提供更加堅實的政策和標準保障。二是在前期工作基礎上,充分利用法律、行政、技術等監管手段,進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對于拒不整改、反復出現問題的企業將堅決予以下架處置,并進行行政處罰,納入信用管理。
記者了解到,工信部將啟動為期半年的信息通信服務用戶感知提升專項行動,督促企業建立個人信息保護“雙清單”制度(已收集個人信息清單和與第三方共享個人信息清單)。同時,優化隱私政策和權限調用提示,充分保障用戶知情權和選擇權,進一步提升用戶的獲得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