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9日消息,家用美容儀憑借小巧精致、功能多樣的特點成為不少愛美人士的新寵,美容儀固然能帶人帶來更為緊致的皮膚,以及更為年輕的狀態,但我們不知的是,美容儀背后也存在不少亂象,諸如鎳釋放量過高、低溫燙傷風險、無實際效果等現象,甚至連知名品牌也栽了跟頭。
根據此前南方都市報日前發布的一份9款家用美容儀產品檢測報告顯示,網紅品牌TriPollar初普、Me-Smooth等2款美容儀產品,工作表面溫升超過標準限值,消費者長時間使用容易造成皮膚低溫燙傷。另外,在此前央視新聞《每周質量報告》的調查中,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在10款熱銷的家用美容儀中,有6款產品的鎳釋放量不符合相關標準要求;2款產品在使用時存在低溫燙傷的風險;5款產品的清潔功能卸妝不如日常人手卸妝干凈;另有5款產品的溫熱導入效果未達到宣稱效果。美容儀產品之所以質量問題頻出,與行業標準層面跟不上實際有著直接的關系。據了解,目前我國家用美容儀行業適用的仍然是家電國家強制性標準(GB4706.1和GB4706.15),其主要關注電氣安全方面。也就是說,由于美容儀參考的還是家電類目進行管理,這也直接導致了,家用美容儀產品的材料安全等方面沒有保證,所以這也就呼吁盡快出臺美容儀的安全生產和檢驗標準。幸運的是,根據國家藥監局近日發布的《射頻美容類產品分類界定指導原則》,將射頻美容類醫療美容產品界定為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我們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隨著《射頻美容類產品分類界定指導原則》的明確界定,當前比較常見的家用射頻美容儀極有可能會納入醫療器械監管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