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癌癥中的突變基因分為兩大類:抑癌基因和致癌基因。抑癌基因的突變可以使腫瘤不受阻礙地生長,而致癌基因的突變則可以激活細胞增殖。
過去,研究人員將重點放在p53上——人類癌癥中突變頻率最高的抑癌基因。然而,盡管研究表明這些療法在誘導p53活性方面有效,但通常不能殺死癌細胞,細胞最終會發生突變并對治療產生耐藥性。
科羅拉多大學癌癥中心科學家的新研究表明,可以抑制兩種不同的p53阻遏物來誘導癌癥細胞死亡。“當同時抑制p53的主要阻遏物(MDM2)和次要阻遏物(PPM1D)時,p53在誘導癌癥細胞死亡方面會發揮更好的作用,而這種增強的殺傷活性需要整合應激反應”,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藥理學教授Joaquin Espinosa解釋道,“這會使基于p53的生物靶向療法更有效。”
Espinosa解釋道:“現在已經確定MDM2是主要阻遏物,PPM1D是次要抑制阻遏無。”“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人們希望僅抑制主要阻遏物就夠了。在開發阻斷MDM2的小分子方面人們投入了大量精力,花費了數百萬美元,但這些藥物在臨床試驗中表現不佳。”
隨后,研究人員轉向包括PPM1D的次要阻遏物。同時抑制MDM2和PPM1D,p53可以有效誘導癌細胞死亡。然而,驅動該協同作用的潛在機制尚不明確。
目前,研究團隊正在了解MAM2和PPM1D雙重抑制下,p53的更多協同反應機制,這可能為癌癥的治療提供新的治療策略。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論文: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5089-5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癌癥早篩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指南、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