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名獲得異體造血干細胞移植(其目的為治療白血病)的患者,在移植后9年、暫停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4年里,顯現出了對人類免疫缺乏病毒1型(HIV-1)的持續抑制。該患者也成為了繼“倫敦病人”和“柏林病人”之后,第三例獲發表的艾滋病治愈病例。
目前針對HIV感染者,通常采用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其目的是將病毒降低到幾乎檢測不到的水平,并防止進一步傳播。然而當感染者停止治療后,HIV病毒就會繼續在體內復制和傳播。
本次研究報告的患者是一名53歲的男性,2011年1月被診斷患有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于2013年2月接受了一位女性捐贈者的CCR5Δ32/Δ32干細胞移植,其后進行了化療和供者淋巴細胞輸注。CCR5是HIV-1感染人體必需的受體之一,而CCR5Δ32是CCR5的突變形式,其對應的基因存在32個堿基丟失。CCR5Δ32/Δ32(即CCR5對應的2個等位基因都是突變形式)的攜帶者能天然地抵抗HIV感染。
移植后,抗逆轉錄病毒療法仍在繼續,但患者血細胞中已無法檢測到HIV-1。患者干細胞移植近6年之后,經患者知情同意,抗逆轉錄治療在2018年11月暫停,以確定患者體內是否持續存在傳染性的HIV-1。研究者沒有觀察到HIV-1 RNA反彈,或對HIV-1蛋白的免疫反應激增,這說明患者體內的HIV-1可能已經清除。
研究團隊總結說,雖然HSCT仍是一種高風險療法,且目前僅適用于一些同時患有HIV-1和血液癌癥的患者,但這些結果或能為未來實現長期緩解HIV-1的策略提供信息。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論文: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0479-2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指南、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標簽: HIV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