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Nature(《自然》雜志)公布了2022年度科學影響“十大人物”(Nature’s 10),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副研究員、北京昌平實驗室領銜科學家曹云龍入選。這一榜單旨在選出十位在這一年重大科學進展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人物。
【資料圖】
Nature特寫部主編 Rich Monastersky 表示,在這充滿危機和精彩發現的一年里,Nature選擇的十位人物既有幫助我們探知宇宙最遙遠存在的天文學家,也有在新冠疫情和猴痘疫情中舉足輕重的研究人員,還有突破器官移植局限的外科醫生。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曹云龍與團隊成員圍繞著新冠病毒免疫逃逸及其演化變異的分子特征展開系統性研究,其中有關新冠中和抗體藥物研制和奧密克戎株免疫逃逸機制的創新性研究結果為抗擊疫情做出了重要貢獻,在Nature、Cell等雜志發表多篇論文。
面對不斷變異的新冠病毒,曹云龍及其團隊的科研攻關將不斷深入。研究成果的取得有賴于團隊高效強大的科研協作精神與創新能力。曹云龍說,“北京昌平實驗室和北大BIOPIC的合作為該系列研究提供了團隊、平臺和實驗的支撐。
Nature也表示,現代科學研究是由團隊,且往往是大型團隊合作完成的,然而科研世界也充滿了個人產生影響的故事。Nature年度十大人物并非一個獎項,也不是全球前十排行榜,它是對今年重要科學進展、事件以及其中一些關鍵人物和他們同事的記錄。
另外九位入選的杰出貢獻人物分別是:
聯合國秘書長António Guterres,他呼吁各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等危機;
孟加拉國達卡國際氣候變化與發展中心的主任Saleemul Huq,他在上個月的國際氣候談判大會上幫助爭取到了富裕國家承擔由氣候變化造成的“損失與損害”(losses and damages)的承諾。
患有“長新冠”的研究員Lisa McCorkell,作為 Patient-Led Research Collaborative的創始成員,她幫助提高了公眾對該疾病的認識,并籌集到了研究經費;
尼日利亞尼日爾三角洲大學的傳染病醫生Dimie Ogoina,他對尼日利亞猴痘傳染病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有關抗猴痘疫情的關鍵信息;
美國馬里蘭大學巴爾的摩分校的外科醫生Muhammad Mohiuddin,他帶領團隊完成了首次轉基因豬心臟的人體移植;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達德航天中心的天文學家Jane Rigby,她在韋伯太空望遠鏡進入太空并正常工作的任務中起到了關鍵作用,讓人類探索宇宙的能力邁上了更高的新臺階;
美國科技政策辦公室代理主任Alondra Nelson,她幫助拜登政府制定了其科學議程的重要內容;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人口學家Diana Greene Foster,她就美國高等法院推翻對墮胎權法律保護這一決定的預期影響提供了關鍵數據;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烏克蘭代表團團長Svitlana Krakovska,她提出了地緣政治與化石燃料間的關聯。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
https://www.nature.com/immersive/d41586-022-04185-3/index.html
標簽: 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