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工信部9月召開“屏蔽網址鏈接問題行政指導會”之后,網絡平臺互聯互通的消息不斷刷屏。《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調查發現,在10月20日開啟的“雙11”活動中,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可以選擇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網購支付了。
支付互聯互通提速
9月30日,微信發布聲明稱,騰訊微信支付正與銀聯云閃付在支付、服務兩個層面推進更深入的互聯互通。
根據聲明,微信支付已與銀聯云閃付APP正式實現線下條碼的互認互掃,用戶可于各省會城市通過云閃付APP掃描微信收款碼完成支付。除了支付互通,服務方面也實現了互通,云閃付APP全面支持Q幣、QQ音樂和騰訊視頻的充值服務;微信小程序逐步支持云閃付支付,首批上線包括微信讀書、騰訊視頻、貓眼、京東、步步高、瑞幸等小程序的部分場景,該功能已于9月22日啟動灰度測試。
此外,雙方還共同推進財付通、銀聯與建行、中行、交行、平安、中信等多家銀行的合作,實現了手機銀行APP掃描微信收款碼的支付功能。
10月2日,支付寶也發文稱,正在與中國銀聯開展合作,在安全有序的原則下,推動線上、線下的多場景支付互聯互通。
據介紹,今年8月,支付寶已完成接入銀聯云閃付的技術研發,并逐步開放線上支付場景。第一步開放的交易場景是淘寶平臺,目前淘寶85%的商鋪已經支持消費者通過云閃付付款。線下方面,北京、天津、廣州、深圳、成都、重慶、西安等多個城市已實現收款碼掃碼互認,計劃明年3月份覆蓋全國所有城市。同時,支付寶攜手銀聯共同推動完成了工行、建行、中行、交行、招行、中信等23家銀行和機構的開放合作,支持云閃付APP及各銀行、機構APP掃描支付寶收款碼的支付功能。
多元支付供自主選擇
支付互通,給了消費者更多的選擇。《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在“雙11”預售第一天登錄淘寶、京東、美團等各大電商平臺,體驗多元化支付帶來的便利。
記者體驗發現,目前淘寶除了用支付寶支付,還可以使用銀行卡和云閃付付款。京東方面,除了用其自身的京東白條支付外,還支持微信支付、云閃付和銀行卡支付。美團則除了美團支付外,還支持微信、支付寶和信用卡支付,沒有接入云閃付。餓了么平臺默認使用支付寶支付,但可在“支付方式”中選擇其他方式,如微信和花唄。每日優鮮的支付方式包括微信支付、支付寶、云閃付、花唄和銀行卡。
線下方面,記者在北京某超市購物后,使用云閃付掃描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二維碼,均可完成支付。但微信和支付寶目前還不能實現互掃互認。
總體來看,多家平臺接入了云閃付,新興購物平臺提供多種支付方式供消費者自主選擇。不過,微信和支付寶目前還不能彼此互通。
良性競爭逐漸顯現
數據顯示,目前在移動支付大軍中,支付寶的占比為55.39%,微信支付的占比是38.47%,支付寶+微信支付幾乎壟斷了整個支付市場。線下門店中,也常常能看到“碼牌林立”的現象。“打破藩籬,實現互聯互通,最直觀的感受是消費者有了更多自主選擇權,支付更加便利化。”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說,“消費者不用每種支付都去下一個APP,去綁卡,只要一個就可以完成大多數的線上線下支付,尤其讓不太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受益。”
董希淼認為,支付互聯互通更大的意義在于,消費者購物不再受限于支付渠道,這樣,電商平臺就無法在支付終端通過“排他競爭”來搞不正當競爭,從而促進各大電商平臺和各大支付公司之間的良性競爭關系,這樣才會真正地用商品和促銷來吸引消費者。
事實上,近年來支付行業“內卷”日益嚴重,部分支付機構使用低價傾銷、交叉補貼等不公平競爭方式搶占市場份額,壟斷用戶、流量和數據,限制其他機構競爭。部分平臺企業追求規模效應,持有多個金融業務牌照并開展綜合性金融服務,極易造成風險交叉傳染。對此,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9月24日在出席第十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時明確表示,要聚焦公平競爭,推動平臺企業有序開放支付接口,不能僅考慮某一家機構,要真正向所有支付機構開放,嚴禁排他性、歧視性支付協議。
董希淼認為,互聯互通也有利于支付行業的良性競爭,支付企業可以聚焦核心產品的研發,而不是搶前端入口。對銀行來說也是如此,可以節約流量成本,減少支付端的爭奪。
保護隱私 防范詐騙
目前,不少消費者個人信息與支付信息都進行了深度綁定。當支付通道被全面打通后,電商消費者的賬戶就變成了一個“大錢包”。一旦信息泄露,消費者將會面臨財產損失的風險。
對此,董希淼建議加緊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在法律層面為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提供法律保障,打擊非銀行支付機構違規獲取和使用用戶數據等行為。同時,已經征求意見的《個人金融信息(數據)保護試行辦法》應加快出臺。
反詐專家也提醒消費者,現在騙術手段高明,很多詐騙人員以“退貨”“補差價”“驗證”等幌子來誘騙消費者。支付渠道打通后,電商平臺有責任、有義務替消費者看好錢包,確保消費者的金融信息不被泄露,并且要對消費者在購物、支付過程中進行反詐提示,統一客戶服務口徑,做好客戶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