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  正文

        天天亮點!與孩子交流太難?試試這兩個溝通技巧

        評論

        要以積極和發展的視角去看待孩子的行為,在任何情境下都要看到孩子好的一面,而不是關注缺點。要看到孩子已經做到的部分,而不是關注他們沒做到什么。  


        (資料圖片)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很多家長經常會感到跟孩子溝通真的“好難”。家長一遍遍苦口婆心地說教育,孩子卻總是“不聽話”;明明自己是“為孩子好”,可孩子卻非要“唱反調”。很多家長不免困惑,為什么與孩子溝通總會起沖突?為什么孩子總是不懂父母心?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主治醫師王慧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她在臨床中發現,很多孩子在心理治療中都表示,很不喜歡家長對自己說的一些話,例如“你就是不自信”“你為什么不能積極點”“你再這樣就沒有人喜歡你了”……王慧分析說,這些話或是在給孩子“貼標簽”,或是帶有威脅的意味,雖然家長是出于“為你好”的動機,但會打擊孩子的自信。有些孩子反映,自己有困難想跟家長商量,父母的反饋卻是“你別想這些問題就好了”,孩子會覺得自己的煩惱不被重視。還有的父母經常會把“你看看我為你付出了多少”掛在嘴邊,這其實是一種情緒倒灌,父母把自己沒有疏解的情緒發泄在了孩子身上。

        與此同時,臨床中也有很多家長反映,孩子的表達讓自己感到很傷心,比如“我跟你講也沒用,你不會理解我的”“你總是誤解我,你就是不愛我”“我就是壞孩子,隨便你”等。

        王慧告訴記者,溝通的順暢與否,與對話雙方的情緒狀態、情緒覺察和管理能力等很多因素有關。在這方面,每個家庭成員都存在個體差異,尤其是父母和孩子成長的時代背景不同,在觀念上難免有很大差別,孩子對這個世界有著與家長不同的期待和認知。越是強勢的父母,越想在親子關系中掌控主動權,控制孩子的行為,就越容易遭到孩子的反抗。

        王慧認為,溝通的沖突是難以避免的,因為家庭成員之間的差異不可能消除。良好的親子溝通應該是,遇到沖突能夠用協商來解決。

        那么,怎樣才能讓親子溝通變得順暢?怎樣做才能在交流中促進親子關系?

        “傾聽—共情—積極關注”

        與孩子溝通時,家長應把握兩個重要原則:“傾聽—共情—積極關注”和“杜絕暴力”。王慧說,“傾聽”是指家長要放下自己的情緒,去傾聽孩子的心聲,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和感受。“共情”是指家長要設身處地去理解孩子,體會孩子的感受。“積極關注”是指家長要以積極和發展的視角去看待孩子的行為,在任何情境下都要看到孩子好的一面,而不是關注孩子的缺點,要看到孩子已經做到的部分,而不是關注孩子沒做到什么。對于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要及時指出,給孩子鼓勵,讓孩子繼續朝好的方向努力。

        王慧舉例說,很多家長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青春期的孩子說“不想上學了”,而這時家長最常見的反應是覺得孩子不能有這種想法,于是非常焦慮,可能的回應往往是說教,“你現在不上學以后怎么辦?喜不喜歡都得上,不然以后考不上大學,找不到工作……”

        然而,一個善于“傾聽—共情—積極關注”的家長的做法是,不急于發表自己的意見,讓孩子知道自己在認真傾聽,然后再根據自己傾聽到的情況回應孩子,以關心的態度詢問孩子:“聽起來你有點兒不開心?”孩子在感受到這種關心后,很可能會繼續表達不想上學的原因,比如“我覺得同學不喜歡我”,家長可以接著詢問:“你愿意跟我說一說嗎?”——這是一種邀請對方表達的方法——孩子可能會講述跟同學之間發生了矛盾,家長可以進一步共情:“這件事的確讓人很沮喪,其實你是很希望跟同學好好相處的”,最后再對孩子表達出積極關注:“雖然有這些不開心的事情發生,但是你還是在堅持上學,堅持完成作業,我覺得你很棒。”接下來可以引導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你有想到什么辦法嗎?或者我能幫你做些什么嗎?”

        王慧解釋說,按照“傾聽—共情—積極關注”的思路,家長更容易幫助孩子找到問題的癥結,引導孩子表達出負面情緒,并給出解決問題的指導和建議,孩子也會覺得自己的努力和感受都被看見了,通常他的情緒會得到釋放,也會有更多信心去面對生活中的困難。這樣的親子溝通才是有效的溝通。

        王慧特別強調,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給予孩子真正的尊重,不能只是為了達到目的而使用技巧去控制孩子。

        非暴力溝通

        第二個原則是溝通的過程要“杜絕暴力”。“暴力”既包括武力,也包括刻薄的語言。非暴力溝通,就是不要用攻擊性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然而在現實中,很多家長反映,自己其實也想跟孩子“好好說話”,但常見的情況是,覺得孩子“不聽話”,讓自己很生氣,結果就跟孩子發了脾氣。

        王慧說,非暴力溝通的前提是家長要先進行自我情緒的傾聽和疏解,這是一個自我理解的過程,有助于家長保持相對平和的心態去跟孩子溝通,避免“暴力”的表達方式。

        王慧舉例說,當孩子回家晚了時,家長通常會很生氣,從而批評和指責孩子,但其實這時家長應該先靜下來自我傾聽,了解自己生氣是因為對孩子的擔心。在跟孩子溝通時,家長可以表達出自己的擔心,比如可以說:“我感覺很擔心,很焦慮,因為我需要確認你的安全。我希望你能夠按時回家,如果你晚回家也可以提前給我發個信息,這樣能夠減少我的擔心和焦慮”,而不是因為自己擔心和著急而直接失控責備“你總是不聽我的話”“你總是給我添亂”或者“如果你不在這個時候回來就別吃晚飯了”之類帶有懲罰、威脅、命令意味的“暴力”性的語言。

        “指責、批評、‘貼標簽’都是帶有暴力性質的語言。”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副主任醫師李雪補充說,“這些語言不僅會使溝通無效,還會破壞親子關系。”

        “非暴力溝通”需要學習和鍛煉的過程。王慧看到很多家長或許因為自己小時候經常受到父母的苛責,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的都是“嚴厲的愛”,因此也習慣于像自己的父母一樣用嚴厲的管教和苛刻的指責來教育孩子,而不善于給孩子表揚和鼓勵。但事實上,很多時候家長自以為是出于愛的表達,如果帶有暴力性質,孩子并不能很好地接受和消化。

        家長需要意識到,能讓孩子感受到的愛,才是孩子需要的愛。

        此外,家長如果希望孩子具有哪些品質,自己就要先做出正面行為示范,比如如果希望孩子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自己就不要抽煙喝酒,而是要堅持鍛煉身體;如果希望孩子熱愛生活,自己就不要總是消極悲觀抱怨。

        “良好溝通的前提是良好的關系。”王慧說,親子之間良好關系的標志,是孩子對家長有安全感、信任感和歸屬感。她建議家長可以定期舉辦家庭會議,詢問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和孩子互相表達對彼此的意見、期待、贊賞和感恩,從而促進了解。

        與此同時,家長也要懂得愛自己和照顧自己。“找到自己情緒的加油站,多做一些讓自己感到快樂和放松的事情;要善于鼓勵自己,表揚自己,看到自己做得好的地方,不要總是帶著負面情緒苛責自己。家長想要更好地照顧孩子,就要先學習怎么更好地照顧自己。家長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得更好,孩子的狀態也會更好。”(記者 夏瑾)

        編輯:王韻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洲久热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美免无码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 www亚洲精品久久久乳|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A|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久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亚洲精品| 色噜噜的亚洲男人的天堂| 无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成在人线电影天堂色|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亚洲区小说区激情区图片区| 亚洲av无码偷拍在线观看| 亚洲av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暴爽av人人爽日日碰|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 亚洲第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入口无毒网址你懂的|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在线| 校园亚洲春色另类小说合集|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嫩草影院| 亚洲老熟女五十路老熟女bbw| 亚洲gay片在线gv网站| 亚洲第一成人影院| 亚洲人成色777777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动漫|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亚洲中文字幕久在线|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亚洲高清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