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興業縣葵峰富硒生態產業園采茶 宋建州 攝
“地里的雜草一定要除掉,不然會吃掉土里的養分。沒有雜草的土質才能長好茶樹。”廣西葵峰富硒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平說。近段時間,李平一直在廣西玉林市興業縣葵峰富硒生態產業園里指導茶農護理茶樹。“興業茶”作為2022年第一批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產品,一直備受市場關注。
2016年12月,受興業縣政府邀請,李平創建了葵峰富硒生態產業園。“目前,產業園面積達7600畝,生產了富硒茶葉、富硒油茶、富硒水果、富硒蔬菜、富硒大米等一系列產品。”李平說,產業園建成以來,采用“村集體+公司+農戶”的合作模式,帶動了379戶農民回鄉就業。2021年,該公司以“興業茶”為主體申請的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通過農業農村部專家評審認定,成為國家地理標志登記產品。近幾年,生態產業園更成了旅游景點。
李平介紹,兩年內,生態產業園將打造成集農旅、康養、研學于一體的基地,通過茶旅融合帶動鄉村振興。
近年來,玉林市推出不少鄉村旅游扶持政策,引導社會資本、大學生創客、返鄉能人等返鄉,帶動鄉村旅游快速發展。
羽毛畫第五代非遺傳承人李普新返鄉后,看中了玉林市福綿區福綿鎮十丈村的旅游資源,在村里開辦了一家“雨荷居”民宿,同時將其作為羽毛畫的推廣基地。“游客來這里住,我會向他們介紹羽毛畫制作過程,這也是將非遺技藝傳承下去的一種途徑。”李普新說。
玉林北流市民安鎮豐村旅游資源豐富,風景優美。近年來,豐村大力發展“鄉村振興+生態旅游+特色農業”產業帶,摸索出一條“田園生金”的振興之路。
廣西大業建設集團董事長龍海盛就是最早帶領豐村村民走上旅游路的能人之一。廣西大業建設集團依托玉林的歷史文化和丹霞地貌,投資開發了北流銅石嶺景區,經過幾年發展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景區所在地豐村也入選2021年廣西鄉村旅游重點村。景區的開發過程讓龍海盛深刻體會到發展鄉村旅游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及對鄉村振興的推動。他說:“旅游業對鄉村其他產業發展起到了帶動作用,給村民帶來較大實惠。”不僅如此,2020年至2021年,廣西大業建設集團還投入約7700萬元改造民安鎮,改善了鄉村環境,受到村民歡迎。
在深圳闖蕩多年的豐村村民黃新返鄉后投資建設了華新文化園。黃新說:“豐村文旅資源雖然豐富,但是,過去村民們守著‘黃金山’,卻不知如何保護、開發及利用。我要整合各類資源,為家鄉探索出一條生態旅游促進鄉村振興之路。”
豐村村民藍廣返鄉投資數十萬元建設的居廣農家樂最近開業了。農家樂推出了富硒米、富硒番薯、富硒百香果、紅衣花生、農家豆腐、土制花生油等本地特色農產品,成為當地的網紅農家樂。幾年前,福綿區沙田鎮六龍村的返鄉能人陳紹平建成了龍泉湖休閑生態園景區,并通過探索“黨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輻射帶動332戶村民就業致富。其中,182戶貧困戶756人入股龍泉湖景區。因為在脫貧攻堅行動中起到示范帶頭作用,陳紹平被文化和旅游部評為2020年鄉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