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 >   >  正文

        新高考背景下,教師缺口如何填補

        評論

        又一年高考結束。除首批實施高考新政的上海、浙江外,今年,全國共有20多個省份開啟新高考制度改革。

        新高考以“6選3”代替文理分科,給學生提供多達20種選擇組合。選課走班的實施,對教學設施配備、選課系統開發、學科教師配備、學生管理模式等提出全方位挑戰。諸多挑戰中,筆者認為學科教師配備面臨的挑戰最大。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

        現有學科教師數量難以滿足選課走班需求

        選課組合的增多勢必導致班額的增多,這就需要更多教師,且辦學定位越高的地區所需要的師資越多。

        按照最低層次要求,師資需求約為原來的1.2倍;按照較高辦學層次實施,師資需求約為原來的1.5倍;如果實行更高水平的課程選擇和分層分類教學,師資需求甚至要達到1.8倍以上。

        當前,編制、人社部門對教師實行定編定崗管理,同時國家規定高中學段師生比為12.5—13.5∶1,這些都在管理機制上限制了學科教師的增加。

        傳統學科教師結構難以適應選課走班

        年齡結構上,一部分高中面臨教師年齡結構老化困境,精力體力上難以跟上多樣化、高強度的選課走班教學,例如某縣二中45歲以上教師達91人,占全部教師比例29.4%。

        性別結構上,存在女性教師占比偏高問題,且在英語等語言類學科女教師比例更高,一旦出現集中生育,選課走班乃至正常教學都難以維持。

        學科結構上,由于學生選課需求難以測算且不斷變化,固定的學科教師比例難以適應和調整。同時,此次改革特別重視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前相對淡化的藝術、體育、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等,將納入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這些學科將需要增加大量教師。而高中教師專業性強、更新周期長、利益訴求多,這些都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學科教師比例調整。

        未來學科教師缺口受學生主觀影響較大

        以上海、浙江為例,大量高中生扎堆選擇生物、地理學科,這些學科難度相對較低、得分較易,可節省大量學習時間。而從專業前景角度來看,據媒體統計,浙江考生選考物理、化學分別可報考大約91%、83.5%的大學專業,而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分別只能報考大約68.8%、57.9%、62.8%、60.9%的大學專業。

        因物理、化學數理知識較多、學習難度較高,有學生不愿選、不想選,但此類學科職業需求量大,未來隨著學生專業選擇日趨理性,這類課程及教師需求可能迎來較大增長。總之,從短期學業發展來看,生物、地理等學科教師缺口較大,而從長期職業發展來看,物理、化學等學科教師存在較大增長需求。

        學科教師跨校、跨學段流動存在困難

        眾多選課組合和多元化發展需求對學科教師要求更高,這是一個或幾個學校難以應對的,這就需要在更大層面調劑現有教育人力資源。

        實現選課走班至少要在縣域范圍內統籌推動人員合理流動。目前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老師不動學生動”,就是打破學校管理邊界,實現高中在校生校際流動,甚至跨校選課走班;一種是“學生不動老師動”,就是深化“縣管校聘”改革,實現師資力量常態化跨校流動。為盡可能降低對教學秩序的沖擊,筆者更傾向于后一種選擇。

        當然,一些地方可能會出現較為集中的學科教師結構性短缺,實現教師跨校流動也未必能完全解決師資相對短缺問題。對此,上海、浙江等地少數高中采取教師跨學段流動的辦法,按照高中授課標準從初中遴選一部分優秀教師,納入學科教師庫應對短缺難題。

        由于種種原因,一些初中的專業學科教師也相對短缺。以某縣屬初中為例,該校一名心理教師擔任生物課教師,一名英語教師曾長期擔任地理課教師。盡管這可能是個例,但也反映了初中學科教師建設存在的短板。

        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對策與建議:

        一是繼續深化教師管理體制改革。加大與編制、人社、財政等部門溝通協調的力度,制定編制和崗位動態調整機制。推動縣市區重視和解決學科教師難題,推動建立常態化應對體制機制。結合教育綜合督導、專項調研等,實時跟蹤了解和調度學科教師建設情況。加快推進改革試點,盡早探索擬定新高考下選課走班模式,逐步探明學生選課需求、平均班額規模和學科教師需求預期。

        二是統籌中學階段學科教師建設。對全市初高中各學科教師進行全面摸排,重點摸清所學專業與所授科目、授課水平與授課課時、課程研發能力、身體狀況、流動意愿等,深入剖析教師發展瓶頸。按照新高考的要求,全面修訂學科教師標準,以授課水平為基準高標準建設學科教師庫。同步設立學科教育資源庫,為教師內涵發展提供動力。

        三是創新機制盤活學科教師存量。深化教師“縣管校聘”改革,促進學科教師跨學校、跨學段乃至跨縣市區合理流動,適當提高學科教師流動門檻,強化專業發展提高授課質量。在各學段,原則上要求所學專業與授課課程一致,研究出臺中學學段教師跨學科教學的管理辦法,允許并規范教師合理流動到相近學科教學,破除“校長隨心所欲、教師三心二意”的教師專業發展不穩定狀態,全力提升學科教師專業素養。

        四是探索政府購買服務或引入社會力量。提前謀劃學科教師引進計劃、適當增加學科教師引進頻率,根據學生模擬選課結果、學科教師發展動向等提早研判學科教師缺口,變“缺什么人招什么人”為“需什么人要什么人”。在招聘新教師過程中,將中學作為一個有機整體進行考量,統籌各個學段專業教師數量,適當加大緊缺學科教師引進力度,配齊配強各學科教師。必要時,也可在報請上級教育部門同意的情況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或聘請社會機構參與教學的方式解決學科教師緊缺難題。(劉洪濤)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AV电影天堂男人的天堂|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播放|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亚洲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级黄色大片| 亚洲精品在线电影|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亚洲狠狠久久综合一区77777|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 亚洲AV无码1区2区久久| 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页|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亚洲卡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三|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 亚洲美女大bbbbbbbbb| 亚洲国产日韩女人aaaaaa毛片在线|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亚洲天堂男人影院|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大码熟女在线观看| 国产91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夜夜春亚洲嫩草影院| 国产亚洲综合网曝门系列|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国产亚洲精品一品区99热|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电影在线 |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mnbav网站 |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