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 > 生活 >   >  正文

        最愛的避署旅游勝地-云中平城

        評論

        作者:太空精靈兒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說說這次旅行

        旅行十幾年,大同是我最喜歡的城市之一。歷史悠久,古跡眾多;氣溫涼爽,避署勝地。

        對于北京人來說,距離近交通方便,吃住行游幾方面均屬物美價廉;對于愛好古跡的北京人來說,是夏天避署旅游訪古的首選,沒有之一。

        我一個人前年夏天在大同逗留數日,今年夏天又將她加入行程。也許過兩年我還會再來,古城內轉轉,石窟中走走,永遠看不夠的古跡,永遠玩不膩的節目。吹著清涼的風,與千年文物交流,與百年雕塑對話,古建巡禮,土木華章,還有什么比這更令人興奮和愜意的嗎?

        上華嚴寺

        善化寺

        善化寺

        關帝廟大殿

        云崗石窟靈巖寺

        云崗石窟

        云崗石窟

        云崗石窟

        云崗石窟

        注:

        ◆ 文字下面是對應的片片

        ◆ 由于本人出游很少拍攝人像,故文中所需游覽時間均為不拍人像時間,供同樣不愛拍人像的旅行達人參考。

        DAY1,古城巡禮

        華嚴寺

        7月4日,晴

        昨天傍晚到達大同,入住了東信廣場附近的錦江魏都酒店,就是最熱鬧的地段,酒店比較高檔,房間講究,設備先進齊全完好,特別是衛浴間全部分離,一次性用品質量不錯,除正常毛巾浴巾外還有一次性的免費贈送。

        感覺大同吃飯的費勁兒早餐就在酒店吃,住店客人25元一位。品種較多,涼熱菜幾種,午餐肉和蛋,炒面、包子等,還有現煮面,最令我喜歡的是還有現磨咖啡。可以菜面等營養全面吃得很飽,最后再來杯咖啡甜點,非常帶勁兒。

        今天計劃逛古城,雖然前年夏天在古城住了4天,游得較徹底了,但華嚴寺、善化寺、文廟等都值得再欣賞一遍,上次也有沒開放的景點再補游一下。大同本就是今年為了避署行程長一點而加上的,沒有新景點,就是準備重游古城和石窟。然后買幾件衣服回家。

        飯后直奔華嚴上寺。上臺階重又見到渾厚宏偉的大雄寶殿,看見屋脊上那碩大的抵吻,心情不由得愉悅起來,如見到老朋友一般,想擁抱親近她。

        華嚴寺始建于遼,金元明代都有重修。明中葉以后,華嚴寺分為上、下二寺。清初順治五年華嚴寺又遭戰火,只有大雄寶殿和薄迦教藏殿幸存。清朝時,其余殿堂又陸續予以重修,但規模和結構都不如前朝了。如此,華嚴寺最珍貴的就是大雄寶殿和薄迦教藏殿。

        大雄寶殿是現存遼金時期最大的佛殿之一。那正脊上的琉璃鴟吻,規模很大,高達4.5米,由八塊琉璃構件組成,北吻是金代的原物;南吻是明代制作,也是中國古建筑上最大的琉璃吻獸。欣賞了一下外觀進入殿內。

        大雄寶殿內采用減柱法構造,減少內柱12根,使前殿內的空間很大。游人不多,關鍵的是這次工作人員不管拍照,雖然有不讓拍照的標示牌,但無人管,可以在欣賞之余再多拍幾張留念。

        殿內中央佛壇上塑有五方佛,中間三尊,是明宣德二年在北京雕成迎回后安放在此。佛像面相扁平,發髻上有寶珠鑲嵌,其兩側有二十諸天侍立,神情不一,姿態各異,身軀均稍前傾。

        殿內四壁還有清光緒年間補繪的21幅巨型壁畫,各種人物5000余個,內容豐富,畫工精細,保存完好。

        殿頂的天花板彩繪龍鳳、花草、梵文等,構圖繁復。

        在巨大的殿內來回欣賞著,佛像、雕塑、壁畫,目不暇接。今天太陽好大,殿內光線也不錯,大多壁畫也能看得比較清楚,還是很過癮的。

        下華嚴寺的主殿-薄迦教藏殿,雖然沒有上華嚴的大雄寶殿宏偉,但風格依舊,殿內的裝飾雕塑也是異常精美。

        薄伽教藏殿意為佛教的經藏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單檐九脊頂。殿前空間小找不到好機位。

        殿內斗八藻井等亦是遼代舊物,內槽彩畫中所繪網目紋、三角柿蒂等遼代通行的紋樣尚依稀可辨。

        佛壇上布列遼代彩塑29尊,呈“品”字形排列,在組合布局上突破了佛壇面積的限制,并利用造像的不同儀態,使群像結構緊湊、密集而不重疊。整個色調以墨綠、紅、金為主。殿內空間小,雕像又緊湊,所以參觀的感覺上與剛才的大雄寶殿完全不同。

        這個殿內有一個特色雕像,每個導游都要特別介紹:在佛壇上的諸菩薩像中,以一尊面帶微笑的“合掌露齒”脅侍菩薩像最為生動,堪稱“神品”。塑像高約兩米,赤足站立在蓮花臺上,體態豐盈、上身薄袒、身姿略側、頸項微斜、雙目半睜、朱唇小開、露齒微笑,被賦予“東方維納斯”之雅號。她是有遼代異域開放特色的, 完全有別于中原菩薩中規中矩的形象。

        然后來到華嚴寶塔的千佛地宮,采用100噸純銅打造而成,金碧輝煌,內供高僧舍利及千尊佛像。前年游覽拉下的景觀。

        大同純陽宮

        純陽宮,古建筑被毀,目前的基本都是后建筑。

        關帝廟

        清真寺還是沒開放

        關帝廟不知是前年沒開放,還是我給拉下了,反正前年是沒游。關帝廟大殿還是非常值得欣賞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大同古城中唯一的元代建筑,殿前抱廈為清代添建。

        殿中三個神龕分別供奉關羽、關平和周倉,依托著兩根紅木雕蟠龍金柱,粗壯有力。

        殿西側的清代壁畫是之前從另一處已毀的關帝廟揭移過來的,內容是《府庫封金》《單刀赴會》之類的關公故事;東壁二龍戲珠壁畫是民國所繪。

        國家級別就是不一樣呀,整個大殿從外形到殿內都非常有看頭。

        院子很清靜,游人集中在上下華嚴寺附近,這里就沒人來了。院內一側有一排桌椅,坐了老半天,吹吹風清涼一下。

        關帝廟對面是個廣場,還有個戲臺,應該也不完全是新建筑。回憶著前年的情形,那年古城還沒完全修復結束,這一片應該是沒開放的。

        九龍壁

        上午的九龍壁還是在陰影中,同前年一樣。

        代王府

        對面的代王府修建工作完成,但不開放,說是有活動才開呢。前年來時還沒建好。

        文廟

        按計劃今天的內容已完,看看時間還早,便將明天計劃中的文廟和善化寺都游了吧,古城的內容就全完成了。頂著大太陽走向文廟。

        此時文廟院子里面仍然是靜悄悄的。之前的府文廟一直被第六中學占用,殘存的文物只余大成殿、神廚、神庫等6處了,直到2008年開始修繕,同時新建了幾座牌坊,整治了周邊環境,成為如今這般模樣。

        大成殿是文廟的主要建筑物,為明代所建。清順治、乾隆時期多次進行修葺。整個建筑置于月臺上,座北朝南,呈“凸”字形,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斗拱六鋪作,每間兩朵。橫拱正面下部均砍成斜面,為明、清常見做法。轉角斗拱繁縟復雜,其結構意在承托翼角。柱網排列屬減柱做法,增加了殿內前部的活動空間。

        欣賞了大成殿,便去找五龍壁,上次不知道錯過了。大同文廟五龍壁是大同現存諸龍壁中唯一的一座磚雕龍壁,從雕塑風格看,為清代遺物,壁身五條團龍的中央一條,巨大龍頭正對著原縣文廟的大門,團龍中心有一顆碩大的火珠。從中心向外數的第一對是騰空飛舞狀的飛龍。第二對團龍的頭向著中心,也作騰飛之狀。四條巨龍都張口怒目,象是在吞云吐霧,氣宇非凡。細細欣賞感覺還是不錯的。

        其它建筑就都是后建的了

        最后游覽了善化寺,始建于唐開元年間,明代予以修繕,前為山門,中為三圣殿,均為金時所建。遼代遺構大雄寶殿坐落在后部高臺之上。高低錯落建筑,主次分明,左右對稱,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最為完整的遼金時期建筑。第一批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善化寺前的五龍壁

        三圣殿位于寺內中部,建于高約1.5米的磚砌臺基之上。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單檐廡殿頂。檐下斗六鋪作,單抄雙下昂,重計心造。殿內采用減柱法。三圣殿佛壇上的華嚴三圣為金代原塑,后人予以重裝。殿內兩側有金碑2通,其中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記》是南宋使金通問副使朱弁所撰。

        大雄寶殿內共有34尊塑像。佛壇上碩大的蓮花座上,端坐著如來五方佛,法相莊嚴、凝重典雅、衣紋流暢;蓮座下還有弟子、菩薩侍立,是遼金原作。殿堂兩側分列二十四尊護法天王的塑像,神態各異,性格鮮明。殿內西壁、南壁有康熙年間所繪的壁畫 。上次雖然都欣賞了,但是不讓拍照,幾乎一張都沒拍。這次來同其它大殿一樣沒人管,可以認真拍幾張喜歡的角度。

        善化寺是中國現存遼、金時期布局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寺院建筑。其中遼代的大雄寶殿、三圣殿和金代的天王殿、普賢閣,三座廡殿頂、四座遼金建筑保存于一寺之內,在中國為善化寺獨有,體現盛唐雄渾之氣。

        古城內的古跡,善化寺的觀賞性同上下華嚴寺,這次再次前來欣賞一遍還是感覺很欣慰,雖然又熱又累。

        結束古城內計劃中的全部內容已是下午1:00了,善化寺前就是公交車站,回酒店休息了。

        躺夠了3:00多去對面服裝城逛衣服,里面很大,高中低檔、內外衣、鞋帽全有。過了馬路便進入上樓,發現是高檔區,走了幾家又發現也有質地及價格合適,很快便選中了一件較滿意的連衣裙和一件花T恤。

        有點累了,不逛了,吃個涼皮和渾源涼粉回酒店了。

        DAY2, 石窟盛典

        云崗石窟

        7月5日,晴

        之前預訂了2天酒店,可我是要住4天的,準備感覺好就再續2天,從來都是這樣操作的。可昨天就發現酒店漲價了30元,心里好個不平衡,決定換一家,還在附近找,從這里去石窟和南站都方便,況且衣服還沒買夠呢。

        早餐仍在酒店吃,然后退房換到不遠的御福軒商務酒店,價格便宜,房間也不錯,物美價廉。

        太早不能入住,存了行李先去云崗石窟。前年雖然游了很仔細,但時隔一年再來大同還是想再去欣賞,百看不厭的經典藝術。

        3路公交非常方便,不到1.5小時就到了。前年參觀時欣賞得也很盡興,由于有的窟進去兩次,照片也拍亂了,回來整理時發現許多對不上號了,游記也是寫得不好,這次要彌補一下。

        先到影視廳看了一遍介紹石窟的視頻,美術館的內容沒有上次好,便從靈巖寺穿過進入石窟區了。

        進去后發現第1、2窟還在修,后面的第4、10、12、16窟也在修,博物館還不開放,今天的游覽內容要比上次少呀。前年僅是第1、2窟在修,其它全開放。

        從第3窟開始認真欣賞并拍照,工作人員同其它景區一樣不怎么管。今天特意來得晚些,感覺游人也比上次少,可以盡興仔細的欣賞了。

        石窟始鑿于北魏興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遷都洛陽之前(公元494年)。石窟依山而鑿,東西綿亙約1公里,氣勢恢弘,內容豐富。

        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余軀,最大者達17米,最小者僅幾厘米。窟中菩薩、力士、飛天形象生動活潑,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細膩,風格多樣豐富,保存整齊完好,欣賞價值極高,是四大石窟中我最喜歡的。

        按照開鑿的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風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曇曜五窟”氣勢磅礴,具有渾厚、純樸的西域情調。中期石窟則以精雕細琢,裝飾華麗著稱于世,顯示出復雜多變、富麗堂皇的北魏時期藝術風格。晚期窟室規模雖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適中,是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榜樣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流連在這些艷麗精美的古典藝術海洋中真是讓人如癡如醉呀!

        雖然我是外行,但是我超極喜歡古代藝術,這些因為信仰熱愛而創造出來的藝術,是最能打動人心的。

        第三窟(靈巖寺洞),是云岡最大的石窟,前面斷崖高25米,中上部鑿有12個方形石孔。窟分前后兩室,后室雕一佛二菩薩像,兩頰腴潤,體態豐滿,形態自然,衣紋流暢,此窟從雕造手法判斷,應為隋唐時期的作品。

        第五窟(大佛洞),窟前是五間四層木構樓閣。清代順治八年建造。

        窟內分前后室,后室中央端座三世佛像,佛高17米,是云岡石窟最大的雕像,唐代風格。這尊佛像,膝上可站立120人,一只腳上站立12人。東西兩壁各立一佛,西立佛鼻直眉彎,略顯笑意,雍容典雅。大佛周圍,小佛圍繞、互相映襯。

        洞窟門兩壁上層各雕一株枝繁葉茂的圣樹,二佛對坐在菩提樹下,下層金剛力士頭戴雙翼羽冠,身穿甲胄,威風凜凜。頂部浮雕飛天,線條優美。

        此窟是按順序先游覽的石窟,被震撼到的開始。我驚喜它們保存完好和那艷麗的色彩,欣賞起來極為舒服和安慰,完全不同于龍門石窟那樣看得讓人心恢意冷。

        此窟中我最喜歡窟門兩壁上那紅色的圣樹和秀美的飛天。

        第六窟(釋迦佛洞),中央是連接窟頂的兩層高達15米的塔柱。每層四面有雕像,周壁雕有佛、菩薩、羅漢、飛天的造像。窟頂有33天神像和各種騎乘。壁上,塔柱上面,雕刻有釋迦牟尼佛傳教事。是云岡中具有代表性洞窟。

        洞口兩側的壁畫和金剛

        塔柱四面大龕兩側和窟東、南、西三壁以及明窗兩側,雕出33幅描寫釋迦牟尼從誕生、成長、婚姻,到出家、弘法,成佛的一系列具有標志性紀念意義的場面故事浮雕。是中國最早最完整的宗教石刻連環畫珍品。

        此窟規模宏偉,雕飾富麗,技法精煉,石刻造像3000多尊,是云岡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被譽為“云岡第一偉觀”,是世界雕刻藝術史上的奇跡。

        北面超有名的釋迦、多寶并坐像。據說因為當時馮太后臨朝攝政,所以開始出現雙佛并坐。

        別忘記抬頭看,窟頂外圍雕一周飛天,內設方格,雕三十三諸天仆乘。

        對面的石佛寺是個小院子,蔭涼里坐了會兒

        第七窟(西來第一佛洞),窟前建有三層木構窟檐,窟內分前后兩室。后室正壁上層刻有菩薩坐于獅子座上。東、西、南三面壁上,布滿雕刻的佛龕造像。

        明窗兩壁為比丘樹下參禪思惟像。北壁上層大龕正中為交腳彌勒菩薩,兩側為倚坐佛像,下層又是釋迦、多寶二佛并坐。

        南壁門拱上,圖片中央位置,六個高發髻供養菩薩,半跪相對,端靜秀麗,風姿綽約,素有“云岡六美人”之譽,是西域造像融入東方元素的上乘之作。窟內造像胡風漢韻,交相雜糅,東西文化在這里發生了最絢爛的撞擊與交融。

        窟頂摹仿木構建筑中的平棊藻井,24對飛天圍繞盛開的蓮花盤旋飛舞,生動活潑,舞姿動人。

        第八窟(佛籟洞),先注意窟門兩側,西側雕有五頭六臂乘孔雀的鳩摩羅天,顏若童子,踡發喜笑,手中或托舉日月,或執弓箭,左下手當胸持斑鳩。

        東側刻有三頭八臂騎牛的摩醯首羅天,面型渾圓,兩側小頭戴尖頂帽,主臂一手叉腰,一手持谷穗,其余支臂或托日月,或執弓箭,或提如意。

        多首多臂天神像造型來源于古印度,原為婆羅門教神祇。這種雕像在云岡極為罕見,反映了早期佛教雜密兼容的特征。

        9-13窟就是俗稱“五華洞”

        第九窟(阿閦佛洞),窟門為仿中國傳統廡殿式建筑,兩側對稱布龕,分層雕刻,中西合璧,具有濃重的裝飾意味。窟內四壁分層布龕,造像題材多出自《法華經》。

        門楣與明窗之間雕刻大型須彌山,雕刻動靜結合,情景逼真。

        窟頂格狀,格內雕團蓮及飛天,八夜叉體魄健碩,力舉萬鈞,單手承托橫枋。

        第十窟(毗盧佛洞)在修,凡是修繕不能參觀的洞窟,景區都給了介紹。

        第十一窟(接引佛洞),第十一窟內中心塔柱上下兩層,樣式樸拙簡約。下層四面均一立佛,正面立佛兩側另有二脅侍菩薩,細頸瘦腰,神態溫雅,為遼代補鑿。西壁屋形大龕內七立佛,波狀發式,面型豐潤,形體高大,華衣飄逸。東壁上層太和七年(483)造像題銘,全文共337字,是云岡石窟現存時間最早、文字最多的題記,書體端樸高古,寄巧于拙,是平城魏碑書法的精品。窟內四壁龕制紛雜,無統一規制,約系北魏民間集資續鑿。

        第十二窟(離垢地菩薩洞),俗稱“音樂窟”。 前后室窟,前室外壁上方鑿窟檐,窟口列楹柱。前室北壁最上層天宮伎樂十四身,分別演奏吹指、齊鼓、排簫、琵琶、橫笛、琴、五弦、篳篥、箜篌、腰鼓、義嘴笛、法螺等樂器。門楣上一組舞伎群,動作連貫,氣韻奔放,是人間舞姿的藝術再現。窟頂逆發形伎樂天,體格壯碩,具有北方少數民族性格特點。該窟內樂器雕刻的形制、演奏方式以及樂隊的組合形式,集中體現了北魏宮廷樂隊風貌和社會音樂制度,是研究中國古代音樂史的珍貴資料。

        第十三窟(文殊菩薩洞),正中端座一尊交腳彌勒佛像,高12米多,頭戴寶冠,頸部戴懸鈴項圈及瓔珞,胸佩蛇飾,雙首啣珠。左臂與腿之間雕有一托臂力士像,這是云岡石窟僅有的一例。

        南壁門拱上部的七佛雕像,雕飾精美,姿態飄逸。東壁龕像,殿堂飛閣,流蘇帷帳,神龍躍動,盡顯漢風。

        第十四窟,雕像風化剝蝕嚴重,西壁上部,尚存部分造像東側存有方形佛柱。西壁下層方形龕內,左維摩,右文殊,正中一立菩薩右手托缽、左手執蓮,表現的是《維摩詰經》中的故事內容。

        第十五窟(萬佛洞),雕有一萬余尊小佛坐像,人稱萬佛洞。這些象征釋迦分身的十方化佛,排列有序,構圖嚴謹。窟內也是風化剝蝕嚴重,其它內容已很不清楚。

        再向前就是曇曜五窟了。第十六~二十窟是云岡最早開鑿的一組洞窟,因系著名高僧曇曜主持營建,故稱“曇曜五窟”。窟制相同,平面呈馬蹄形,穹窿頂,窟內造像以三世佛為主,主像雕飾奇偉,冠于一世,分別象征著北魏的五位皇帝。

        第十六窟(立佛洞)在修

        第十七窟(又稱彌勒三圣洞)形制較特殊,洞窟地面低于洞外地面。主尊也和前面幾個洞窟不同,是交腳菩薩,高15.5米,面部、雙臂及背光的大部分已崩塌,腿部雕刻尚未完工。戴寶冠,身上飾瓔珞、臂釧,胸前佩蛇紋飾帶。開鑿洞窟時應是由上而下雕刻的,或因當初第十七窟的施工規劃不完善或其他原因,主尊造像體量過大,雕鑿腿部時發現洞窟的高度不夠,工匠們毫不猶豫地將洞窟的地面向下挖掘,終于把交腳菩薩成功地容納到洞窟里。

        第十八窟(立三佛洞),洞窟外觀與第十九窟基本相同,有一門及明窗。窟內主尊為立佛,同時還有脅侍菩薩立像、佛立像以及比丘像的群像結構。主尊高15.5米,立在很低平的蓮花座上,素面高肉髻,面相渾圓,大目、高鼻、垂耳、面帶微笑,寬肩,右臂垂下,手已殘,左手舉于胸前持袈裟。身著貼身的袒右肩袈裟,沿著袈裟衣紋貼滿了小坐佛。主尊兩側各有一脅侍菩薩,在菩薩頭上各雕五尊比丘像,共十尊,有的雙手合十,有的捏蓮花或水瓶等,身姿各異,它們可能是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左右側壁各有一立佛像,高約9米,其容貌與主尊十分相似,具圓形頭光,身軀短粗,著通肩袈裟,右手舉于胸前,五指伸展(東壁佛把大拇指和食指捏一起),掌心向前,左手垂于體側持袈裟衣角。

        第十九窟(寶生佛洞)是曇曜五窟中最大的洞窟,主洞左右各開一個側洞,洞窟外立面風化嚴重。主洞平面為橢圓形,穹窿頂,開有門和明窗。這是曇曜五窟的共同形式。主尊高約17米,占據窟內主要空間,高肉髻,素面,面相豐圓,下頜部分已崩塌,其容貌與第二十窟大佛極為相似。大佛直接坐在石窟地面上,無臺座。身穿與第二十窟大佛同樣的袒右肩、右肩覆衣的袈裟,右手舉于胸前,五指伸展,左手持衣角置于腹前,衣紋表現與第二十窟相同。窟內壁刻滿千佛,并在前壁左右兩隅的千佛中刻有較大的佛立像,立佛膝下有一小孩,佛摸小孩頭,據說這是釋迦牟尼和其子羅睺羅。因造像太大,不管在窟內還是窟外,無法把握大佛的全貌,禮拜者必須站在洞窟外面,透過明窗才得以瞻仰大佛容貌。大佛和洞窟限制了參觀者的視角,也就是說大佛拒絕參觀者無禮的眼光,只有在它規定的范圍內才允許與其交流。左右側洞各開在離地表高約5米處,西洞前壁已坍塌,都以施無畏印的佛倚坐像為主尊。

        第二十窟(白佛爺洞)的主尊是云岡石窟最有名的大佛,俗稱露天大佛。因為前壁和窟頂崩塌,本來藏在洞窟內的主尊像完全暴露在外面。

        主佛像高約14米,腿部風化嚴重,胸以上部位保存較完整,臉型豐滿圓潤,雙耳垂肩,雙目有神,面目慈祥,雕飾精美,剛健雄渾,身后有火焰背光,內有坐佛及飛天等。是云岡石窟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

        著袒右肩袈裟而右肩覆衣角的形式常見于涼州地區,故此亦稱“涼州式袈裟”。曇曜本人又是出身于涼州,我們認為這一點與大佛衣著的選擇可能有著某種聯系。

        關于曇曜五窟,一般認為它們分別仿效的是北魏早期五個皇帝的形象,具體代表哪一位皇帝,學術界也有爭議。之前聽掌柜時也有提到這個。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杭侃教授根據現場調查和文獻記載認為,曇曜五窟應該是“按世俗的昭穆制排列”,但這五個洞窟的中心并不是第十八窟,反而“十九窟是五個窟中的中心窟”。他認為,因為第二十窟在開鑿后不久坍塌,所以無法在其西面再開新的洞窟,不得不在東部,即第十七窟外面開第十六窟。第十九窟主尊代表開國皇帝拓跋珪,第十八窟是第二代明元帝拓跋嗣,第二十窟代表第三代太武帝拓跋燾,第十七窟的交腳菩薩代表太武帝之子,尚未即位就死去的景穆帝拓跋晃,第十六窟為當時在位的第四代文成帝拓跋濬。許多學者認為這個分析比較合理。

        哈哈,藝術價值如此之高的石窟,其中包含這么多歷史和故事,在欣賞之余又多了許多玄妙之處讓人探究。參觀結束,還需回家慢慢消化呢。

        博物館不開放,2:30乘電瓶車出去。出口處有吃飯的地方,還有慣常的紀念品出售。由于早餐吃得晚又飽,剛才休息時吃了干糧,只買了瓶水,記得上次是吃了份涼皮的。

        4:30回到酒店,休息半天有些餓了,出去還是沒找到合適吃的,又是涼皮加肉夾饃,還不怎么好吃,大夏天的只求別吃壞肚子呀。

        到服裝城里逛下,快7:00下班了,明天再說吧。

        DAY3,休閑購物

        7月6日,晴

        昨天回酒店的路上,在一個小超市買了個保質期長的那種酸奶,今早當早餐,就是這盒酸奶害苦了我。買時還看了時間6月出廠的,才1個月肯定不會過期,一定是盒子漏氣了,另一種食品是昨晚買的剛饹完的發面餅,應該不會有問題,分析就是酸奶。

        今天沒什么游覽內容了,但不想回北京,大同太舒服了,再逗留一天,攻略里面還有兩個小景點,不遠交通方便過去看看,回來再逛下市場,下午休息,傍晚去古城南門賞夜景看噴泉。

        第一小景點叫茲光寺,門前乘車半小時多點就到了,很小的寺廟,沒意思。

        第2個是真武廟,在回去的路上,直接放棄了。回去繼續逛服裝城。

        這時胃開始不太舒服了,感覺同多年前的一次壞肚子非常像。我出游十幾年,總結起來最大的敵人就是壞肚子。

        買了兩件小東西,看見五樓是美食廣場,記得前天晚上找吃的時看見了,便在下面問了人,告之沒有吃的便沒上去看,那晚市場已下班,不知真的是晚上沒有。現在上來卻是非常好的吃飯地方,有常見面條涼皮肉串,可喜的是還有好幾家快餐,每家都好幾種菜,價格便宜。

        便選了一家要了3樣菜一小盒米飯,還有免費的面粥,每樣菜里都有一兩片肉,才10元。當時胃比較不舒服,但沒反映是要拉肚子,便也將飯菜吃了。

        下午在酒店就感覺越來越難受了,最后吐了起來。夜里也是折騰得夠嗆。古城南門的夜景肯定也是吹了。

        幸好我帶得藥挺全,且沒發燒,心里才沒發荒。吃了幾次藥,不再吃東西,漸漸地好多了。

        DAY4,行程結束

        7月7日,晴

        早上起來又吃了藥。我之前買好了下午4:00多的高鐵,還是用積分換的,想改簽早點回家吧,還不行。只好就在房間躺著聽小說吧。上午沒再拉,也是肚子里面沒東西了,雖然現象很嚴重但一直不是太難受。

        12:00退房,感覺沒什么事了,存了行李,又去五層美食城看看吃點什么,瞅瞅不行,擔心。便向路口去找瑞幸咖啡,要了杯拿鐵和3個小麻署。慢慢坐著吃喝,店里環境很一般,大同人也是素質不高,更顯環境下降。

        回酒店路上,從瑞幸拐過去又見到一個功夫包子店,向里面瞅一眼好像還有粥和小菜,哎,這也是我要找的美食呀,總是要走了才發現。但這個路口稍有點遠,之前總是累熱不想到處找,且在地圖和美團中也沒發現,不過瑞幸是在美團上發現的,哈哈。還是對吃飯沒太下工夫,只求營養全面吃飽即可。

        下午2:00多取了行李,門前的14路就直達大同南站了,非常方便。今天大同藍天白云,涼風陣陣,清爽舒服極了,真舍不得走呢。

        侯車室內坐了20多分鐘,檢票上車,車上人較多但也有空位,2小時多一點就到北京西直門火車站了。

        實用攻略

        實用攻略

        一交通

        北京-大同高鐵不到2.5小時,車次多人少。

        大同市內公交線路多間隔短,還有美團、哈啰單車;出租車多方便。

        北京交通卡(京津冀一卡通)全國通用,當然包括大同

        二住宿

        大同高中低檔酒店很多,建議非自駕者根據景點選擇位置更加方便。

        我此行是準備行程后一兩天有大同服裝城購物,便選擇入住在東信廣場附近,這里公交線路多,到古城和石窟均方便,特別是到南站。但附近環境欠佳,若是第一次來大同,還是建議入住古城內或附近。

        大同錦江都城酒店(東信廣場店),位置方便,酒店整體比較講究,價格較高★★★★推薦

        三美食

        山西城市飲食不是太方便,特別是非自駕且游覽累只想酒店附近解決,有時比較困難。只能多方面考慮,降低要求、美團APP外賣,或酒店解決等方法。

        錦江都城酒店早餐較好;

        酒店對面服裝廣場五層美食城,有簡單快餐、小吃、肉串等品種

        感謝瀏覽

        圖文 太空精靈, 常駐北京

        熱愛旅行的處女座攻略控、古跡控,多平臺旅游達人。

        原創游記,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或用于商業用途,如需它用請私信作者。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洲精品电影在线| 亚洲成色999久久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电影|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片 | 亚洲av无码不卡久久| 亚洲一卡2卡4卡5卡6卡残暴在线| 亚洲精品美女视频|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91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丁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91亚洲va在线天线va天堂va国产| 亚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videos|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 久久亚洲中文无码咪咪爱| 全亚洲最新黄色特级网站 |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四虎 |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app|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人成网站在线电影动漫|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地址| 亚洲一卡2卡4卡5卡6卡残暴在线| 亚洲色丰满少妇高潮18p|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 亚洲欧洲日韩在线电影| 涩涩色中文综合亚洲|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 亚洲经典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亚洲一本综合久久|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