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家很多人最近都關注過網絡新聞,也都知道飛機墜毀的事情,并且對于黑匣子也是有所了解的,那么我們便要了解一下黑匣子數據初步讀取分析需10至15天?飛機黑匣子數據能保存多久?
目前,“3·21”東航飛行事故現場正拉網式搜尋第二部黑匣子。記者了解到,當地降雨或致泥水掩埋墜機現場關鍵物品,增大搜救難度。針對已找到的黑匣子,專家表示,黑匣子必須經數據提取、譯碼、分析,再形成情況匯報,約需10到15天時間才能獲得初步分析結果。但若要形成可呈現在事故調查報告中的最終結論,所需時間可能更久。
黑匣子不損害是可以永久保存的。找到黑匣子一般由專業的民航事故調查機構解讀,國際上有很多機構是可以解讀,波音公司也會派出技術人員參與解讀,或者送回波音公司總部解讀。世界上第一個黑匣子誕生于1956年。1954年,世界上第一架噴氣式民航班機“彗星”號墜毀,澳大利亞航空燃料專家戴維·沃倫參與了事故調查。但事故沒有目擊者和幸存者,沃倫便設想,可以將飛行員的對話和飛行數據保存在抗墜毀和防火裝置中,為飛機失事提供調查線索。3年后,沃倫設計出世界第一個黑匣子,它能保存4小時語音和飛行數據。黑匣子并不是黑色的,為了便于尋找,它的外表一般都被涂成醒目的橘紅色。黑匣子是長約40厘米、寬與高約為20厘米的長方形金屬盒子,每個重約20公斤到30公斤。
專業人士認為:如果想要實現云端同步難度比較大!這個過程并不容易。因為黑匣子的數據量是相當之大的,大過我們常人的想象!這可不是一兩個移動硬盤便能儲存完整那樣的簡單,如果都要將它傳到云端,對通信帶的帶寬要求很高!目前全世界的技術水平都難以實現,而且在云端傳輸的過程中,還存在著數據安全等等相關問題。因為在飛行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突發的特殊狀況,飛行員會和塔臺管制中心進行交流溝通,通過空地語音通訊,可以讓對方初步了解情況。當然最有辦法,最有科學依據的事故還原工具還是黑匣子中的各類數據,所以發生重大的事故,我們還是要盡一切可能找到這樣一個客觀精準可靠的記錄儀。
駕駛艙語音記錄儀比較簡單,主要是駕駛艙內飛行員與管制員、飛行員和乘務員、飛行員對旅客廣播,以及飛行員之間所有語音的記錄。駕駛艙語音記錄儀在不同的語音通道分別記錄飛機上所有音頻控制面板上的耳機、麥克風和駕駛艙環境內的聲音。按照民航規章的基本要求,飛行數據記錄器至少應該記錄88個數據。根據制造商和飛機的不同,實際安裝在飛機上的飛行數據記錄器可能會包含幾百種數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