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飛機墜機的事情我們大家很多人都通過網上有所了解,但因為現在還處于搜查階段,墜機原因并不清楚,那么我們便了解一下墜機現場衛(wèi)星影像前后對比?飛機墜機怎么能活命?
今早,受降雨影響MU5735搜救暫緩。總臺記者通過對比圖觀察到,事故發(fā)生前,該區(qū)域被茂密的植被覆蓋;事故發(fā)生后,一片焦黑,土地裸露,有白色斑點。據介紹,要搜尋的范圍初步估算超過2萬平方米,且這只是一個平面的范圍,現場高低落差很大,給救援工作帶來很大困難。這兩天通過救援的技術人員的不斷努力,現在這個無人機航拍的三維建模圖已經是完成了。在這張圖的左邊,我們可以看到還有另外一張圖,這是救援人員緊急調取的事故發(fā)生前的一個衛(wèi)星俯瞰圖。通過這兩張圖的對比,我們能夠很清楚地看到事故發(fā)生前后事故現場的一個變化。事故發(fā)生之前,整個現場是一個有茂密的植被覆蓋的一個區(qū)域,兩個山坡中間夾雜著這條山坳,也是植被比較茂密。然后我們再看右邊這張圖,現在這個山坳部分的植被已經被破壞殆盡了。在這個山坳的北側,我們看到的一片焦黑的區(qū)域,這個區(qū)域應該就是當時這個事故發(fā)生之后,現場出現了山火燃燒的過火的區(qū)域。
如果你在迫降中幸存下來,你就有很大的機會從飛機中活著出來。但是,你只有90秒的時間。記住,這是黃金90秒。在飛機失事中,導致大多數乘客死亡的并不是飛機本身的撞擊,而是隨后會吞沒飛機的大火。人們可能會驚訝于他們在墜機中幸存下來,并對其它危險變得自滿。人們大大低估了火災蔓延和吞噬飛機的速度。調查顯示,大多數人認為他們有30分鐘左右的時間來逃離一架燃燒的飛機。事實是,一場大火平均只需要90秒就能燒穿飛機的鋁機身,吞噬飛機上的一切和所有人。美國聯邦航空局對飛機失事幸存者的數據進行了嚴格的研究和分析,并在模擬疏散中對近2500人進行了測試,以找出典型的幸存者類型。他們發(fā)現,年輕苗條的男人在飛機失事中幸存的幾率最大。
選擇靠近緊急出口的座位。一項針對105起墜機事故以及2000名幸存者的研究發(fā)現,逃生遵循“五排原則”,即離緊急出口最近的那一排逃生幾率最大,為65%,后面第2~5排的乘客逃生幾率為53%,其余座位則相對較小。不過,當緊急出口外面有火災、濃煙或靠近海域,這個緊急出口就會被鎖上。緊急出口處不要堆放物品,以免擋住逃生通道。選擇靠近通道的座位。研究顯示,挨著過道坐的乘客逃生幾率為64%,靠窗的乘客則為58%。
3月21日14時38分許,東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執(zhí)行昆明-廣州任務時,在廣西梧州市上空失聯并墜毀。機上載有乘客123人、機組人員9人。據媒體報道,失事飛機在起飛一個小時后,突然以每小時845公里的速度開始下降。航空博主“FATIII”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如果飛機雙發(fā)失效,飛機的姿態(tài)不會俯沖,而是繼續(xù)向前滑翔,就像汽車突然失去動力,車還是會繼續(xù)滑行,但具體發(fā)生了什么,需要官方調查組實際讀到黑匣子里的數據判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