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節過后,國內運動品牌往往都要開始發布新產品和新科技,尤其是跑鞋,去年從3月起,頭部的運動品牌陸續發布競速碳板跑鞋,以展示自己的科技和實力。
(相關資料圖)
2月22日晚上,廈門喬丹海西中心燈火輝煌,中喬體育國喬巭科技家族發布會共推出了5款跑鞋,包括馬拉松專業領域的頂級競速跑鞋“飛影PLAID”、專業競速跑鞋“飛影PB 3.0”、競速訓練跑鞋“強風”,屬于大眾慢跑領域的全能緩震跑鞋“飛影3.0”和緩震回彈跑鞋“風行12”。
2020年,中喬體育推出飛影PB 1.0,當時市場上碳板跑鞋的價格節節高升,李寧飛電2.0 Elite的發售價格已經超過2000元,而飛影PB 1.0用性價比高、舍得用料、產品能打的特點,讓跑者們經歷了從質疑、嘗試、肯定到自發宣傳的轉變。
產品力提升不僅能讓消費者為之買單,還間接提升了品牌形象。2020年,中喬體育經歷了8年的商標案,品牌形象遭到了巨大的影響。但隨著飛影PB系列的出圈,專業跑者對于中喬體育的認可讓品牌聲量慢慢回升。根據悅跑圈的數據,在去年的北京馬拉松賽道上,中喬體育的占有率在所有品牌中排名第6,而前三年并未擠進前10的榜單。
在跑鞋獲得市場關注之后,中喬體育還希望將成功復制到其他品類。去年10月,中喬體育簽約NBA馬刺隊主力球員凱爾登·約翰遜(Keldon Johnson),這也是品牌簽約的首個NBA球員,這次簽約意味著籃球會成為下一個發力點。
在發布會上,中喬體育總經理馬磊接受了懶熊體育的專訪,不僅回顧了競速跑鞋的打造過程,也提出了未來的計劃。
懶熊體育:2018年您進入中喬體育之后,品牌進行了哪些改變?
馬磊:以往中喬體育是一個務實的品牌,基本上以渠道為主,而我進入中喬體育之后意識到,不僅要看重渠道,產品的性價比、質量和專業度,以及品牌在消費者的心智都要提升。
所以這幾年我們著重做了幾件事,首先是推出了強專業性的產品,例如飛影PB,籃球方面我們去年簽約了NBA球員凱爾登·約翰遜,這是中喬體育品牌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其次,抓住年輕消費群體,2019年我們推出了運動休閑系列“喬丹質燥”,用更強的設計感來吸引年輕人。另外,我們也會通過慈善項目來提升品牌的美譽度和知名度,在我們每年的消費者調研中,中喬體育的美譽度一直在提升。
懶熊體育:在重塑品牌的過程中,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馬磊:因為過往的一些問題,無論我們做了多少產品研發和落地活動,只要我們有媒體曝光,NBA有一批鐵粉還是一概不接受,這的確是非常大的挑戰。
但我們也看到了一些變化。我們每年都會監測消費者對中喬體育的負評率,在籃球迷最集中的虎撲社區里,我們的負評率每年都在降低,我相信隨著這部分消費者對于我們產品的了解,想法會慢慢扭轉。而且,跑步作為中喬體育最大的品類,跑者基本沒有受到什么影響。
懶熊體育:飛影PB系列的成功背后有哪些策劃,后期做了哪些宣傳推廣?
馬磊:在飛影PB 1.0發售的時候,我們其實只是想測試一下市場對于這款產品的反應,也沒有做太多推廣。當時的成功我認為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這款產品能幫助跑者提升成績,二則跟我們電商發售的策略有關。
碳板跑鞋的磨損率很高,當時我們看過國內外很多品牌碳板跑鞋的價格,最后覺得對于國內的消費者而言,降低飛影PB的價格可能更加合適,這其實也是降低了消費者嘗鮮的門檻。一開始,消費者只是抱著“試一試,反正不貴”的心態購買,但最后發現產品確實不錯,而且買一雙耐克的價格可能已經能買三雙飛影PB,一下子就在跑步圈傳開了。接下來,我們在2021年3月份做了第一次飛影全系列的發布,而且增加了配色,以及推出了超臨界中底的拖鞋,在這之后就水到渠成,越來越好了。
懶熊體育:現在中喬體育在跑步上主要是通過跑團口碑傳播,還是馬拉松賽事推廣?
馬磊:比較大的投入還是在馬拉松贊助上,我們贊助了國內6個馬拉松賽事,另外我們簽約了馬拉松運動員為代言人。至于跑團,我們只是找了幾個城市的跑團重點經營,沒有全國范圍內鋪開。根據現在消費者的購物習慣,我們也會找KOL在抖音、B站等平臺做推廣。
懶熊體育:你認為飛影PB的經驗能夠復制在其他跑步產品或者其他品類中嗎?
馬磊:跑鞋肯定有機會,我們目前推出了比飛影PB更高端的飛影PLAID,而在競速訓練、大眾慢跑的分類上也會有更豐富的產品,我們有信心使用飛影PB的打法再打造出2-3個爆款。
在籃球品類上,我們3月份希望能夠打造一款爆款籃球鞋,但籃球鞋的打法和跑鞋不一樣,目前全套方案已經完成了,內部很有信心,我們也期待消費者最終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