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12月5-9日一周,中國市場終于解封,不過這一利好已提前被市場消化。當周,美股和油價下跌美元指數顯露企穩趨勢,棉花供需預測再添利空。在缺少利好因素的情況下,ICE主力3月合約回撤到80美分一線,基本上回吐了前周的漲幅。與之相反,國內鄭棉在市場解封和短期供需的影響下連續向上突破,最高達到了14000元/噸。
外盤之所以炒作降溫,主要還是宏觀面的情況又有了新的變化,這種變化大多數人都沒有感覺到。雖然一段時間以來,市場對美聯儲加息放緩已經有所預期,但這種預期已經被市場早早消化,市場下一階段的重點是美聯儲將終端利率上調至5.00-5.25%區間,這是當前市場的炒作題材。從近期的市場表現來看,美股上漲已經顯露頹勢,而美元經過快速下跌之后已開始趨穩,二者走勢均不利于棉花價格上漲。
在宏觀面緊縮的同時,棉花基本面仍沒有任何好消息。根據上周五的USDA供需預測,美棉產量和期末庫存環比上調,出口量調減,全球消費量大幅下調,其中中國和印度均調減100萬包,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巴西、西非的出口全面下調,全球期末庫存環比大增,反映出棉花需求持續下降的事實。整體來看,報告對棉花基本面的預期相當悲觀,棉花消費繼續下降的預期也得到進一步驗證。
隨著中國市場的解封,棉花消費的預期似乎開始出現些許光亮,或者說至少有一種希望。不過就眼下來看,各地正處在放開之后的第一波感染高峰期,經濟活動還是受到很大的抑制,市場不僅沒有解凍,反而有一種“速凍”的感覺,現實的消費和預想相差甚遠。據筆者了解,南方紗線市場雖然略有啟動,但紗線價格繼續看跌,原因還是供大于需,市場復蘇還需要走相當長的一段路。
要扭轉基本面的看空趨勢,市場必須看到經濟前景改善,但當前的宏觀消息喜憂參半。本周,市場將關注周二的CPI數據對美聯儲加息的指引。即使數據出現改善的跡象,就業數據降溫之前,通脹壓力仍將迫使美聯儲繼續采取強硬行動。在加息持續進行且終端利率上調的前提下,美元指數反彈可期。棉花、美元和美股將演繹一段新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