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數字經濟時代全面開啟,數字化浪潮全面來襲,如何充分利用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加快建設“未來工廠”,已經成為傳統行業、傳統企業搶占數字化新賽道與謀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
在桐鄉,化纖龍頭企業新鳳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圍繞“數字賦能”和“節能降碳”兩大賽道,加快實施數字化改造和綠色化改造,打造了全球領先的化纖“未來工廠”,帶來了能效和業績的雙提升,樹立了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的典范。
(資料圖)
擁抱數字化浪潮
按下智能制造“快進鍵”
直徑僅7微米的化纖細絲,以每秒50米的速度從高處飄落,而后72根細絲擰成一股長絲,在1分鐘之內形成3000米的絲束……7月27日,走進新鳳鳴集團的“5G智慧工廠”長絲生產車間,一幅充滿科幻感的景象展現在眼前。
“過去要在高速作業中準確選出飄絲是一件無法完成的事,一根細絲的直徑只有頭發的1/10,只要有一根飄絲,整塊長絲絲餅就成了殘次品?!毙馒P鳴集團信息技術部部長朱云強說。
現在,一臺頭上長著激光“觸角”的機器人解決了難題:它在工位前來回跑動,把生產圖像以8K超高清的影像傳回后臺,快速識別出飄絲。整個車間只需兩臺這樣的機器人就能完成精準檢測。
近年來,浙江省高度重視“未來工廠”建設,發布了《關于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浙江省數字經濟系統建設方案》《浙江省培育建設“未來工廠”試行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作為在浙江桐鄉成長起來的化纖龍頭企業,新鳳鳴集團綜合應用5G、數字孿生、工業互聯網等十余項先進技術,高效、高質量建成了全球領先的化纖“未來工廠”,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建設‘未來工廠’,是我們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談起數字化改革,新鳳鳴集團黨委委員、副總裁趙春財話語鏗鏘。
近年來,新鳳鳴集團通過“1+2+5+N”戰略路徑,重點用5G+系統工程控制論繼續打造全要素、一體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鳳平臺,塑造柔性化數字化綠色化的化纖“未來工廠”新模式,實現了產業布局優化和效率、效益的再提升。
具體而言,“1”是完善提升鳳平臺功能,完善建設采購、項目、合同、標識子系統,實現陽光采購、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在線合同和基于標識的產品注冊、溯源與保護;“2”是實現工業和商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延伸上中下游產品、物流、金融等服務;“5”是圍繞“互聯網+化纖”構建“敏捷智造鏈、精細管理鏈、協同服務鏈、全域價值鏈、共享發展鏈”等五鏈協同生態圈,塑造“未來工廠”新樣板;“N”是通過孵化成立的五疆發展信息技術公司向N家企業輸出產品、平臺或方案。
每畝地不到3名員工,最高人均產量達800噸/年,人均產值超600萬元;近10年綜合產能規模復合增長率超過20%,綜合能耗還比行業平均水平低20%;2021年實現凈利潤22.54億元,同比增長273.8%……如今,借助“未來工廠”,新鳳鳴集團成功構建了“PTA—聚酯—長絲—短纖”的產業發展新格局,是目前行業里唯一的國家級智能制造標桿企業。
瞄準可持續發展
擦亮綠色低碳“新底色”
“無廢工廠”是貫徹落實全域“無廢城市”建設理念,體現全域建設工作成效的重要一環。今年4月,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公布了《浙江省第二批“無廢工廠”評估結果》名單,全省共有19家單位獲評,新鳳鳴集團成功入選。
“這個榮譽的取得,得歸功于集團的‘聚酯酯化廢水中有機物回收技術’等一批綠色技改項目?!壁w春財說,聚酯(PET)是一種廣泛應用于紡織、包裝、電子、電器、醫療器械等領域的高分子材料。新鳳鳴集團作為一家大型化纖企業,自然也是聚酯的“大戶”。
原來,聚酯工業在生產的過程中,每噸聚酯產生約185公斤酯化廢水,而廢水中含有乙醛、乙二醇(EG)等大量有機物,廢水COD值常高達20000~30000mg/L。
因此,如何處理聚酯酯化過程中產生的廢水,一直是聚酯行業綠色生態發展的一大挑戰。
“傳統的廢水處理方式不僅不環保,而且浪費了寶貴資源?!闭f到節能減排,趙春財表示新鳳鳴集團曬出的第一個“妙招”,就是應對廢水處理的乙醛回收裝置。
簡單來說,就是采用新型環保工業乙醛提取技術,提取廢水中的工業乙醛可以外銷給下游用戶使用,而提取的乙二醇,可以送回到聚酯工廠作為聚酯原料重新再利用,從而降低原料消耗。
記者算了一筆賬,乙醛回收裝置可讓廢水中COD含量降低至5000mg/L以下,而且經過工業乙醛提取后,再將廢水處理到可排放標準,每噸廢水可以降低4元的處理成本。目前,新鳳鳴集團洲泉基地已形成年產工業乙醛8000多噸,年新增效益近6000萬元。
新鳳鳴集團的綠色化改造不僅體現在各個生產車間,更在廠區的角角落落中展現。登上新鳳鳴集團的廠房屋頂,大片大片的光伏板齊刷刷地“斜倚”著,沐浴在陽光里,顯得尤為壯觀。
“作為化纖生產企業,裝置工藝的特殊性在于需要全天確保供電。”趙春財直言,正因為如此,企業不僅對電力需求量大,對電能的質量自然要求也要高?!霸缭?014年,我們就利用2萬平方米屋頂,建設1.7MW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這也是全省第一家110千伏用戶變分布式光伏,設備選用和技術保障都處于一流水平,按照桐鄉地區平均一年日照1000個小時計算,年發電量達170萬千瓦時。”
事實上,閑置屋頂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是顯而易見的。
據悉,目前,新鳳鳴集團洲泉基地已經實施或正在實施的光伏項目共20MW,預計年發電總量2000萬千瓦時。
伴隨光伏電板陸續“住”上屋頂,新鳳鳴集團翻開了轉變能源利用方式、實現節能減排的綠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