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江蘇、浙江、廣東等地部分棉紗貿易商、織布廠反饋,盡管3月以來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產地船貨、保稅棉紗詢價、出貨持續疲軟、冷清(紹興某印度紗經營商表示已有一周多沒有開張),但隨著ICE期棉連續大漲、海運費持續上漲的影響,進口紗美金報價仍舊單方向上調,尤其印度普梳C20S-C40S漲幅較大。
廣東佛山某織造廠表示,由于3月中下旬以來印度、巴基斯坦進口棉紗與國產紗“倒掛”幅度逐漸擴大至1000-1500元/噸;再加上3、4、5月對歐美棉紡織品、服裝出口訂單景氣度不足、織布廠開機率普遍下調至70%甚至60%左右,因此對進口棉紗補庫興趣很低,而是隨用隨買、按單采購為主,一方面不需要向國外紗廠提前2個月以上預訂且支付合同保證金,另一方面國產紗議價空間相對較大,有運輸、質量索賠等保障。
印度古邦某5萬錠紗廠、幾家印度棉紗出口商反映,由于近期印度國內S-6、J34等現貨、MCX期貨價格再次大幅上漲,導致很多棉紡廠利潤大幅下滑甚至產銷“倒掛”而不堪重負,于是紛紛選擇限產、減產或向滌棉紗、純滌紗、人棉紗等轉產,但問題也接踵而至:一是前期接下的中長線訂單或難以在合同期內排單、裝船、交貨,需要與買家協商延期履約甚至取消合同;二是紗廠2、3季度新接訂單難度上升,一些常年合作下游客戶發生明顯流失,后期恢復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