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那邊顯示需要收取的車費,都是比我們這邊高的。”已經干了四五年的網約車司機張先生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乘客支付的打車費和司機收到的車費之間的差額被稱為網約車平臺服務費,也就是所謂的“平臺抽成”,一些網約車平臺的抽成比例能達到25%甚至更高。
盡管某網約車平臺在5月26日通過其微信公眾號發布推文表示,“2020年30%以上抽成訂單占全年總訂單的2.7%“,但據部分網約車司機向記者反饋,目前高抽成的單子仍然很多,主要集中在拼車單子和特惠拼車的單子中。
“乘客付款了45.2元,我這邊顯示是29.38元。”根據網約車司機陳先生向記者的反饋計算,這一單的抽成已經達到了35%。
當網約車乘客在抱怨自己的車費越來越高的時候,網約車司機卻在吐槽自己掙得越來越少,居高不下的平臺抽成一直是司機們關注的焦點,也成為了司機們心頭的一根刺。
日前,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有關情況時表示,快遞小哥、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期待獲得的合法權益保障,有了明確政策安排。其中交通運輸部對網約車平臺企業規范自主定價行為、降低過高的抽成比例,加強與駕駛員之間的溝通協商,設定抽成比例上限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繁榮的市場和的艱難的從業者
日常出行在我們生活中不可避免,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近年來,網約車行業一直發展迅速。截至2021年7月31日,據全國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統計顯示,全國共有241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取得網約車平臺經營許可,環比增加5家;各地共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351.0萬本、車輛運輸證135.7萬本,環比分別增長0.5%、2.3%。全國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7月份共收到訂單信息77656.4萬單,環比上升10.7%。
當下的網約車市場在發展中日益繁榮。然而,網約車司機們作為支撐網約車市場不斷向前的原動力,他們的收入水平卻并沒有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而水漲船高。
“我一個月出24天車,按好一點的情況算,一個月也就一萬二。”一位網約車司機王先生對本報記者表示,現在一天跑十二三個小時,情況好一些的時候能掙到500元左右,但平均收入也就是在300元到400元之間。
今年5月,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企業責任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一線城市出行平臺調研報告》。據報告顯示,在平臺抽成方面,某頭部出行平臺的抽成比例均值為27.0%,而其他平臺的抽成比例均值則為24.0%。從分布上看,66.67%的其他平臺抽成比例為15%-25%,29.27%的抽成比例為25%-35%;而某頭部平臺中,抽成在 25%-35%的比例為44.64%,高出其他平臺近15個百分點,抽成在35%以上的比例也高于其他平臺。
網約車司機們在狹小的駕駛位辛勤奔波了一整天后,要將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收入雙手奉上,與此同時,網約車司機們缺少話語權,他們往往沒有爭辯的機會,只能在忍受或者退出行業中艱難選擇。
據記者了解,某頭部網約車平臺在有關平臺抽成比例的說明中聲稱,其網約車司機收入占乘客應付總額的79.1%。剩下20.9%中,10.9%為乘客補貼優惠,6.9%為企業經營成本(技術研發、服務器、安全保障、客服、人力、線下運營等)及納稅和支付手續費等,3.1%為網約車業務凈利潤。但是司機和乘客根據單獨的計價規則分別計算車費,由于受不同城市、訂單距離長短、時間長短、路況擁堵等因素影響,司機收入占乘客應付車費的比例也不一致。也就是說,平臺抽成的規則是有一定的隨機性,司機們其實也不能準確掌握抽成規則,只是憑借日常經驗進行推斷。
“現在拼車單子比較多,但是拼車抽成會比較高。比如一個乘客的車費是三十多元,另一個也是三十多元,但是我到手對錢也還是三十多元。”據多位網約車司機師傅表示,拼車單子和遠程單子的抽成比例一般會比較高。
“特惠拼車的抽成大概要36%,很多人都不接這種單子,但特惠拼車一般都很遠,單子比較大,單子少的時候,我也會接。”從網約車司機陳先生的言語中,可以感受到在接到抽成相對較高的拼車單子時,有一種類似”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味道,“我之前接過一個特惠拼車的單子,從門頭溝到順義,我到手是150元,平臺上的費用要二百多元。”
抽成比例將設上限
實際上,由于抽成過高問題而引發的網約車司機和平臺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去年8月12日,遵義市多名網約車司機發布聯名信至當地人民政府。在司機們提出的5大訴求中,其一就是希望相關部門出面介入幫助,將所有網約車平臺降低抽成或平臺費到5%-18%范圍內。
隨著網約車平臺市場的快速膨脹,個別網約車平臺在獲得市場優勢地位后,通過隨意調整計價規則等經營策略的方式,對駕駛員的勞動報酬、休息等權益造成了實際的侵害。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任何行業都不能任由其野蠻生長。
針對相關問題,今年7月份,人社部、國家發改委等八部門聯合出臺的《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進一步規范了平臺用工關系,對維護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合理休息、社會保險、勞動安全等權益都作了明確要求。
此次8月18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負責人李華強表示,交通運輸部將指導和督促網約車平臺企業依法合規用工,更多采取勞動合同制用工方式,合理確定平臺與駕駛員之間的權利和義務;要求網約車平臺企業規范自主定價行為、降低過高的抽成比例,加強與駕駛員之間的溝通協商,設定抽成比例上限,并向社會公布;督促網約車平臺企業綜合考慮工作性質、勞動強度、工作任務、當地平均工資、市場經營狀況等因素,合理確定駕駛員勞動報酬標準,并向社會公布;要求網約車平臺企業持續優化派單機制,盡可能提高車輛在線期間的運營效率,避免駕駛員超時勞動和疲勞駕駛。
目前,已經有網約車平臺宣布,將在深圳、重慶、蘇州、哈爾濱等78個城市實行免傭,除順路單外的實時單,每單只收取固定的信息費1.5元。無獨有偶,選擇降低抽成比例的網約車平臺并非僅此一家。另一網約車平臺也發布聲明,將從9月6日開始取消傳統抽成模式,按階梯模式收取信息服務費,最低收費1元,最高封頂5元,按照用戶端結算金額扣取服務費。
網約車市場的不斷發展,帶動了網約車監管政策的不斷完善和平臺企業的經營行為的進一步規范。通過維護好勞動者的權益,促成乘客、司機和平臺的三方共贏,網約車的道路才能走得更穩、更遠、更久。記者 徐蕓茜 見習記者 王悅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