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9日晚間,“券商一哥”中信證券(600030.SH)正式發布2021年半年度報告,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77.21億元,同比增長41.05%;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1.98億元,同比增長36.66%;基本每股收益0.94元,同比增長34.29%。各業務全面開花,公司收入結構整體保持穩定,自營、經紀是收入的主要來源,且收獲了行業多項第一,穩坐行業老大位置。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中信證券的自營業務是唯一收入增速為負的業務,上半年實現收入114.3億元,仍是中信證券的第一大營收來源,占比達到30.3%,但同比增幅為-3.1%。
《華夏時報》記者通過同花順iFinD統計發現,截至8月20日,已披露的上市公司半年報中,中信證券的重倉股有30只。其中,創業板公司11只,占比達36.6%,前三大重倉股均系創業板公司。其中,新進利亞德1703.9萬股,位居重倉股第一;新進中金環境1430萬股,位居第二,萊美藥業773.8萬股,位居第三。
截至8月20日收盤,滬深兩市出現震蕩調整,利亞德卻強勢漲停,全天主力凈流入5.11億元,上漲19.95%,位居創業板前列,中信證券一日浮盈達2316萬。
投行龍頭地位穩固
可以看到,中信證券上半年投行各業務的龍頭地位穩固。
2021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境內股權融資方面,公司完成A股主承銷項目92單,主承銷金額人民幣1,422.99億元(現金類及資產類),同比增長8.01%,市場份額18.07%,排名市場第一。隨著注冊制改革推進,公司繼續加大科創板、創業板等IPO客戶覆蓋力度,完成IPO項目27單,合計發行人民幣377.14億元,市場份額17.88%,排名市場第一。
同時,公司完成再融資主承銷項目65單,主承銷金額人民幣1,045.85億元,市場份額 18.14%,排名市場第一。隨著現金類定向增發市場供需顯著提升,公司重點布局現金類定向增發業務,完成41單現金類定向增發項目,合計承銷金額人民幣845.44億元,市場份額25.07%,排名市場第一。
此外,公司積極拓展可轉債、資產類定增、配股等業務機會,不斷加強股權融資項目全流程質量管理和風險控制,鞏固提升綜合競爭優勢。
來自華創證券的報告顯示,中信證券中期業績超預期,公司投行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9%,IPO主承規模同比大增354%。注冊制改革釋放業務增長空間,注冊制下投行業務頭部聚集性有所顯現。IPO主承銷規模同比高增,市占率提升9.5個百分點。
同時,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大幅增長,增速都高于行業水平,龍頭地位穩固。業務結構向輕資本業務有所轉移,ROE借力抬升。
對此,針對2021年下半年,中信證券表示,將進一步擴大境內外客戶覆蓋,增加項目儲備 ;加強新興行業、重要客戶及 創新產品研究,根據市場發展與客戶需求主動優化業務結構,獲取重要客戶關鍵交易,進一步提 升全球市場影響力 ;緊密跟進政策變化,就注冊 制全面穩步推進、滬/深倫通、A、H股兩地上市及境外公司回歸A股上市等業務持續進行布局;加強股權承銷業務能力,嚴格項目質量管理,發揮公司平臺優勢,為客戶提供綜合投行服務。
渤海證券分析師王磊指出,中信證券作為行業龍頭,在經紀、投行等傳統業務以及在衍生品交易、投行資本化等新興業務上均有領先布局。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發展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建設一個高質量、高效率的資本市場成為迫切需要。在當前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深化、培育航母級券商的政策指引下,市場資源會進一步向頭部券商集中,行業分化趨勢會愈加明顯。中信證券憑借雄厚的資本實力、完善的合規風控制度、優質的客戶資源以及在各業務線上的領先布局,有望實現在各業務市場份額上的穩步提升。
資管持續發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證券上半年資產管理持續發力。2021年上半年,中信證券資產管理規模合計人民幣13,909.62億元,市場份額約13.84%,排名行業第一。
公司指出,面臨資管新規整改期限臨近所帶來的持續性行業轉型發展環境,公司資產管理業務加強產品創新、持續完善產品布局,提升投研專業化、完善買方投研體系。大力發展社保及基本養老、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等養老業務,積極推動銀行主動管理業務轉型,與銀行理財子公司、銀行私行合作取得新進展,持續推進大集合公募化改造,以FOF產品為載體迅速做大高凈值個人業務。
同時,公司子公司華夏基金2021年上半年業績表現優異,業績貢獻較大。基金發行數量再創新高,持續營銷成效顯著。截至報告期末,華夏基金本部管理資產規模人民幣 16,066.14億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規模人民幣9,762.43億元;機構及國際業務資產管理規模人民幣6,303.71億元。
展望2021年下半年,中信證券表示,資產管理業務將持續圍繞“立足機構、做大零售”的客戶開發戰略,提升客戶 開發能力和綜合金融服務水平。不斷豐富產品種 類,注重主動管理、長期限凈值型、“固收 +”及權益等多資產模式,持續布局和發展跨境產品。努力打造專業化投研團隊,做大做強養老業務,不斷夯實機構業務領先地位,圍繞客戶需求創新 業務模式,持續推進大集合公募化改造和營銷。做好資管子公司設立籌備工作。持續推進資產管理業務數字化建設,全面建設新一代業務平臺。
華泰證券非銀金融行業分析師沈娟認為,中信證券龍頭地位穩固,輕資產業務收入全面上行。上半年公司剔除保證金后的杠桿率為4.93倍,延續擴表趨勢。綜合看,輕資產業務全面上行,代銷手續費、投行凈收入、資管凈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04%、49%和69%。
投資業績承壓
在專業人士看來,中信證券上半年投資業績相對承壓,但信用減值損失同比大幅減少,對利潤正向貢獻。
2021上半年,公司自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3%至114億元,仍是公司主要收入來源,占比30%;其中公允價值變動收入18.4億元,同比減少51%,系證券市場波動導致交易性金融資產虧損115億元(去年同期實現盈利103億元)。
來自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20日,已披露的上市公司半年報中,中信證券的重倉股有30只。其中,創業板11只,占比最高。
在東吳證券分析師胡翔看來,預計公司未來在量化分析和多元投資策略的探索下進一步降低業績對市場單一方向變動的依賴提升資本運用能力。
中信證券表示,上半年公司股票自營業務在堅持投資優質行業龍頭的基礎上,加強內部協同及多元化策略的開發,同時,繼續注重對尾部風險的控制,整體保持了穩健的業績。在量化分析和多元策略的探索和實踐上取得成效,為未來進一步降低業績對市場單一方向變動的依賴打下堅實基礎。
下半年,在股票自營業務方面,公司將繼續優化投研體系,繼續探索開發多策略投資系統,提升資本運用能力。記者 王兆寰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