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戰略配售退出后,歷時半年,5只創新未來基金業績表現不一。雖然鵬華基金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及基金經理王宗合都沒有退出內部持倉,但截至7月13日,“鵬華創新未來18個月封閉混合”仍以成立來-5.38%的收益率領跌5只創新未來基金。
而另一邊,鵬華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平均收益近5年跑輸同類平均。如何在居民日益增長的投資需求下抓住業績翻身機會,保住“老十家”基金公司地位,是鵬華基金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權益基金近5年跑輸
作為“老十家”基金公司,鵬華基金成立于1998年12月22日,注冊資本15000萬元,業務范圍包括基金募集、基金銷售、資產管理及中國證監會許可的其他業務。
鵬華基金作為中外合資企業,目前的股東由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意大利歐利盛資本資產管理股份公司(Eurizon Capital SGR S.p.A.)和深圳市北融信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組成,持股比分別為50%、49%、1%。
截至2021年7月13日,鵬華基金管理資產總規模達到6741.75億元,旗下共有基金346只,基金經理57人,平均每位基金經理約管理6只基金。
2020年報顯示,鵬華基金總資產55.04億元,較上年度增長了12.8億元;實現營業收入30.65億元,同比增長38.96%;凈利潤為5.89億元,同比增長3966.81萬元,7.22%的同比增幅遠低于排名相近的基金公司。
特別是近幾個月,隨著股市反彈,不少基金創下歷史新高,但鵬華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依舊延續此前“頹勢”。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鵬華股票型基金近6個月、近1年、近3年、近5年的平均收益率為1.52%、14.19%、78.78%、81.18%,均低于同類平均的3.79%、15.93%、84.41%、86.05%。
與公司排名相近的工銀瑞信基金和銀華基金的股票型基金近1年、近3年、近5年的平均收益率分別為21.15%、124.84%、135.22%和20.08%、114.26%、107.87%,領先鵬華基金不少。
同樣鵬華混合基金近6個月、近1年、近3年、近5年的平均收益率為0.41%、13.86%、65.05%、73.43%,均低于同類平均。
業績表現不佳對基金規模的影響是直觀的,鵬華基金近5年來的基金規模增速遠低于排名相近的基金公司,特別是在今年一季度股市震蕩回調中,鵬華股票型基金規模縮減了17.79億元,混合型基金大大縮減97.15億元,后續略有回升。
而鵬華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近5年跑輸同類平均,是在總經理鄧召明任期內的業績表現。
今年以來,鵬華已有2位基金經理離職,特別是4月底原總裁助理、研究部總經理、權益投資總監冀洪濤“跳槽”紅土創新基金,對鵬華基金的投研團隊來說是不小打擊。加之當家基金經理王宗合、梁浩或業績不佳,或管理規模縮水,難顯投資號召力。
目前,如何實現業績、規模雙提升,保住“老十家”基金公司地位,是管理層和整個鵬華基金亟待解決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鵬華基金的董事長何如,還同時擔任公司大股東國信證券的董事長,兼任中國證券業協會副會長、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深圳市證券業協會會長。除此之外,鵬華基金的董事周中國、鄧召明,監事陳冰均有國信背景。
創新未來基金領跌
失去螞蟻光環,早在今年基金上市時安排的一個月“退出期”內,“鵬華創新未來18個月封閉混合”減少了60.49萬戶。
截至2021年1月14日,該基金總份額為7644029297.33份,其中場內份額2775719份,場內并無機構投資者持有基金份額。
據基金銷售平臺最新數據顯示,“鵬華創新未來18個月封閉混合”內部機構持有比例為0.00%,不少投資者猜測鵬華基金方面和基金經理王宗合已將所持份額轉手。
對此,鵬華基金回復《華夏時報》記者稱:“我們公司內部持倉和王宗合所持份額都沒退出,1月14日的上市披露公告是不披露內部持倉信息的,不披露不代表退出。”
此前“鵬華創新未來18個月封閉混合”上市公告顯示,基金管理人的從業人員持有該基金份額總量為13315227.77份,占該基金總份額的比例為 0.17%。其中,基金管理人、高級管理人員、基金投資和研究部門負責人持有該只基金份額總量6029085.1份。基金經理王宗合持有該基金份額總量為 3000158.31 份。
相關負責人表示,因為退出時間是2020年11月24日-12月22日,其他時間沒有任何退出的手段,退出與否的情況以2020年報數據為準。
今年3月30日公布的“鵬華創新未來18個月封閉混合”2020年報數據顯示,截至報告期末,基金管理人所有從業人員持有該基金份額總數為12505596.39份,占基金總份額比的0.1636%。
截至7月13日,“鵬華創新未來18個月封閉混合” 領跌5只創新未來基金,以成立來-5.38%、近6個月-11.96%、近1個月-1.61%的收益率,跑輸同類平均,近4個月更是跑輸滬深300指數。
其基金經理王宗合同時在管的其他10只基金(AC份額合并計算)近6個月的收益有9只都為負值,最低-11.96%,涉及“鵬華匠心精選混合A/C”、“鵬華精選回報三年定開混合”、“鵬華精選共贏兩年持有期混合”等。
鵬華的投研實力和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是否對基金業績不佳負有主要責任,以及王宗合同時管理持倉不同的多只基金,如何協調好各只基金的操盤等問題,都是投資者迫切關注的。
對此,《華夏時報》記者就相關問題向鵬華基金兩次發去采訪函,對方媒體對接負責人表示:“采訪函收到了,相關問題已經轉基金經理,暫時還未收到回復。”記者 包雨珊 陳鋒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