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秘書處在其官方微信號上公布消息稱,即日起,商業銀行存款利率報價方式由之前的“基準利率*倍數”改為“基準利率+基點”。
同時,不同類型的銀行又設置了不同的上限加點數。目前,多家銀行下調定期存款利率。但與國有銀行相比,股份制銀行、城商行的存款利率相對較高。
多家股份行下調存款利率
存款利率自律上線確定方式調整后,定價方式由上浮倍數改為加點,并對不同類型的銀行、不同類型存款設置不同的加點上限。
針對活期存款,四大行的利率不高于基準利率加10BP,其他機構不高于基準利率加20BP。
對于整存整取存款,大行調整后的利率不高于基準利率加50BP,其他機構不高于基準利率加75BP。
對于大額存單,要求大行調整后的利率不高于基準利率加60BP、其他機構不高于基準利率加80BP。
總體而言,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的存款利率與國有銀行相比略高。
民生銀行某網點客戶經理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該行1年、2年、3年期,5萬元起存的存款利率分別為:2.25%、2.85%、3.5%,屬于按上限定價,但比此前有所下調。
興業銀行50元起存的3個月-3年的存款利率為1.65%-3.5%,部分期限的存款按照上限進行定價。興業銀行某網點客戶經理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20萬起存3年期的大額存單利率是3.55%,調整前利率為3.9%。”
相比較而言,華夏銀行、招商銀行的存款利率在股份行中,相對較低。其中,招商銀行50元起存整存整取的3個月-3年的利率為1.35%—2.75%。華夏銀行50元起存5年期利率最高為3.2%。
新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實施后,不少業內人士解讀為,此舉目的是為降低銀行負債成本,引導貸款利率下行。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進一步明確存款利率上浮上限并通過引導中長期存款利率下降,有助于約束中小銀行和大型銀行分支機構對存款的不理性競爭行為,克服負債業務“規模情結”和“速度沖動”,增強發展的穩健性和可持續性,更好地防范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減少短期存款與中長期存款之間的“價差”,也有利于減少套利行為,使銀行存款期限結構更加合理。
同時,董希淼也坦言,對廣大儲戶而言,此次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確定方式的優化,總體影響不大。對銀行方面而言,下調存款基準利率,可直接降低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的負債成本。
或有利于銀行進一步讓利實體
由于銀行端攬存壓力較大,銀行存款成本剛性問題始終較為突出。近年來,央行持續通過監管手段針對銀行高息攬儲和負債剛性的壓力。
但各類存款產品層出不窮,結構性存款之外有大額存單,大額存單之外有創新型定期儲蓄產品。
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認為:“此次存款利率定價機制的轉換,沿承了同一政策目標,但在治理手段上更接近問題源頭。”
而最重要的是,商業銀行凈息差收窄的壓力已經阻礙了貸款利率的進一步下行,負債成本壓力的緩和有利于銀行進一步讓利實體。
上市銀行年報顯示,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凈息差從2019年的2.27%下降到2020年的1.97%,中國工商銀行凈利息差從2019年的2.12%下降到2020年的1.97%。
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凈息差繼續壓降至2.07%,中小行壓力尤大,城商行和農商行凈息差已達歷史低位。
有分析師指出,在降成本的背景下,如果銀行負債成本居高不下,有可能傳導到貸款環節,這樣不利于銀行降低對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如果中長期存款利率有所下行,那么下行空間會傳導到貸款環節,這樣能夠推動銀行更好地降低對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
中信證券研究員肖斐斐等整理了38家A股上市銀行2020年末的存款結構,總體來看,上市銀行活期存款占比48%,此外根據合同剩余期限劃分,剩余一年以上定期存款占比約20%,結合合同期限判斷,該團隊預計一年以上定期存款存量占比在25—30%左右。
此外,銀行間分化明顯,四大行和招商銀行活期存款占比基本都在50%+,而部分城商行活期率不足30%。
肖斐斐認為,細分來看,中長期限存款定價上浮范圍的收窄,對于大型銀行和存款優質銀行影響較小,而對于部分較多依賴長期化存款且定價執行“一浮到頂”策略的銀行而言,下階段存款量價統籌的難度將加大,重構存款競爭力以及主動負債階段性運用或成為重點。
同時,政策有利于抑制銀行非理性定價行為,有助于穩定金融體系長端利率的平穩運行,為支持實體經濟提供幫助。
招商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表示,改革后中長期限定存利率上限下調,利于降低銀行負債成本,利于息差改善。不過,新政目標在于通過降低銀行存款成本來保持貸款利率低位穩定,對息差的改善作用有限。記者 馮櫻子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