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晚,大連警方發(fā)布通報“將暴打女孩嫌疑人王某抓獲”,對其如何處置,“警方正在進一步工作中”。 至此,網(wǎng)友與民警的接力追兇已經(jīng)告一段落,受害者吳女士面部軟組織挫傷也已就診出院,如何制裁暴力行兇者,被害人吳某和網(wǎng)友都在等待答案。
在傷害已經(jīng)造成的前提下,法律成為捍衛(wèi)公民權益的最后防線。嫌疑人使用暴力事實已確認無疑,但犯罪行為性質(zhì)仍然有待界定。我們期待公正處罰,不應僅僅與受害者傷勢所匹配,而應與其罪行及惡劣影響相匹配。
從“乘地鐵被騷擾”到“住賓館被尾隨”,再到“獨居被偷拍”“坐順風車被奸殺”……類似事件的不斷曝光,讓我們一次次感受到女性群體存在的安全焦慮。此次事件中公眾力量為受害人全網(wǎng)接力追兇的背后,既有伸張正義的渴望,也有見者自危的恐懼。而事件最終的解決方式,無疑對緩解女性群體的安全焦慮具有某種示范效應。
需要指出的是,此類事件發(fā)生后,總有一些人去苛責受害女性的衣著打扮,似乎受害人是咎由自取。我們必須要說,這種言論是殘忍的,因為它是在往受害者的傷口上撒鹽。同時,也是愚昧的,因為它背離了社會文明的進步。
女性擁有美麗的權利和自由,這是現(xiàn)代文明社會的特征之一,我們需要的是守護而不是約束這種自由。犯罪分子的惡行與社會治安的漏洞,不應由受害女性來承擔責任,這是一個淺顯的常識。此類言論存在的事實警醒我們:面對侵犯女性的暴力,我們不僅需要法律承擔起最后防線的使命,彌補女性自我保護的不足,同時也要撐起道德的保護傘,捍衛(wèi)女性美麗的自由。
還是深圳公安不久前發(fā)布的一則信息說得好:世上好看的小裙子,你盡管去穿;色狼,我們來抓!(半月談評論員:郭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