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   >  正文

        安徽:夏秋茶如何“喝出”好滋味

        評論

        從“一季茶”到“多季茶”


        (資料圖)

        ——發展夏秋茶,提升畝均效益,壯大茶產業

        盛夏時節,原本安靜的茶園,變得忙碌起來。

        日前,記者來到位于郎溪縣的安徽宏云制茶有限公司的基地,遠遠望去,濃綠的茶園內幾名工人正拿著手持采茶機,采收茶葉。機器掠過茶樹頂梢,新鮮的嫩葉紛紛“飛進”收集袋中。

        “如果每年只采一季春茶的話,每畝地產值也就1萬元左右,加上夏秋茶則可以達到2.8萬元以上。”安徽宏云制茶有限公司總經理戴世權介紹,如今通過發展夏秋茶,一年可采收茶葉4到5次,茶葉生產時節從每年4月一直延續至9月。

        戴世權告訴記者,春茶采摘期一年也就20天左右的時間,與茶葉加工相關的廠房和生產設備得不到充分利用,效益較低,“要想進一步提高茶葉生產整體效益,就必須變革生產模式,把夏秋茶資源利用好”。

        “春茶香,夏茶澀。”長期以來,夏秋茶因“味苦”勸退不少茶客。由于茶葉采摘成本高,夏秋茶賣不上價,因此大部分茶葉不做夏秋茶,茶葉資源利用不充足。而隨著采茶機械的推廣應用、夏秋茶產品的研發,茶農“夏秋無收入”和茶葉資源浪費的狀況正在慢慢改變。

        “2018年,岳西縣夏秋茶產量3453噸,經過這幾年發展,去年夏秋茶產量達到3950噸,在茶葉總產值占比約27%。”岳西縣農業農村局茶葉站站長徐衛兵告訴記者。

        在安徽省茶產業結構中,春茶占據絕對主導地位,以全年總產量45%的產量,貢獻了全年80%的總產值。但這也恰恰反映出,夏秋茶效益過低且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安徽省茶園畝均產量56.98公斤,比全國畝均產量的70.93公斤低近14公斤;畝均效益 6852.86元,雖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對比浙江等省份,仍有不小差距。”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赫璞峰認為,要想解決安徽省茶園畝均產量、效益上不去的問題,開發利用夏秋茶資源是重要手段。

        近年來,安徽省圍繞稻米、小麥、玉米、茶葉等十大優勢產業,著力打造10個全產業鏈產值達千億級綠色食品產業。去年安徽省茶園面積穩定在320萬畝左右,干毛茶產量16.94萬噸,干毛茶產值203.73億元,茶葉綜合產值達到734.68億元。

        “從任務進展看,安徽省已有7個產業跨上千億級臺階,而茶產業任務進度才超過七成。”赫璞峰表示,目前福建、浙江、云南、四川、湖南等省份茶葉全產業鏈產值均超過千億元,安徽省要認清差距和挑戰,聚焦夏秋茶資源開發利用,壯大茶產業。

        從“無人采”到“機器采”

        ——機械助力,茶園宜機化改造,茶產業降本增效

        人工采摘費用一直是茶葉生產成本中的大頭。

        “近幾年,安徽省大部分茶區用工價格在每天一百多元,且需提供車費、食宿,人力成本高。”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說。而夏秋茶的品質決定了價格相對較低,沒有太大利潤空間,直接影響了茶企的生產積極性,造成很多茶園在夏秋季節“棄采”現象明顯。

        要想夏秋茶有效益,勢必要降低生產成本。大力推廣機械使用是降本增效的關鍵舉措。近年來,各產茶區積極引入采茶機,雖然一些名優茶的春茶采摘暫時還無法用機械代替,但在夏秋茶中,機采已成為提高生產效益的重要手段。

        “目前茶園的夏茶生產已經使用人工輔助機采模式,5個人一組,一天能采摘5000斤鮮葉。之后還將應用全自動采摘機器,一臺機器每天能采摘1.8萬斤鮮葉。”戴世權告訴記者,該茶園每年夏秋茶機采5次,一畝地每次采摘400斤鮮葉,一年累計采摘2000斤鮮葉,可制成400斤左右的干茶。

        隨著機采的推廣應用,越來越多的茶企瞄準了夏秋茶資源,郎溪、廣德、岳西等多個縣區也配套項目資金,示范推廣機采,茶產業降本增效明顯。

        在岳西縣羅源場古坊茶葉生產基地,夏茶的機采剛完成不久。“今年是我們第一年進行機采茶,夏茶一共采了三輪,預計秋季還可以采摘一輪。”負責該基地經營管理的林蘭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劉文兵告訴記者,該茶園使用的是背負式采茶機,每人每天可以采鮮葉500斤左右,而人工采摘每人每天只能采三四十斤。

        記者了解到,要想機械更好助力茶葉采摘工作,除了各種采茶機械的研發和應用外,茶園也需要進一步增強對機械的適應性,例如調整茶樹種植坡度、茶株行距和溝渠道路等,讓機械在茶園通行更加便利,助力茶產業提質增效。

        自去年起,安徽省大力推進“生態化、標準化、宜機化”示范茶園建設,建立技術規范和認定指標體系,引導各地因地制宜改善生產基礎。目前,全省已完成建設“三化”示范茶園 53 個。

        “從效果來看,這些茶園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明顯增強,生產管理成本明顯降低,僅施肥、除草、修剪等環節人工成本就降低近1000元,也為夏秋茶生產提供了支撐。”赫璞峰表示,根據計劃,到2025年全省將建成“三化”示范茶園100個。

        從“無人問津”到“逐漸熱門”

        ——科技賦能,改良工藝,豐富夏秋茶產品

        創新和豐富夏秋茶產品,提升品質,才能拓展更大市場。近年來,通過科技研發和工藝改良,夏秋茶的“苦澀”問題得到解決,品質逐漸得到消費者認可。

        今年4月,在羅源場古坊茶葉生產基地,安徽農業大學茶葉系教授寧井銘通過結合傳統烘青綠茶和炒青綠茶的制作工藝,把夏秋茶的原料制作成了性價比高的口糧茶“金翠蘭”。此后兩個月,寧井銘又在該基地利用夏秋茶原料先后制作了紅茶和黃大茶,進一步完善了夏秋茶的加工工藝。

        “隨著金翠蘭茶、紅茶和黃大茶的試制成功,當地茶農的鮮葉采摘期延長到了9月份,畝均效益得到了極大提升。”劉文兵說,通過發展夏秋茶,與該基地合作的數百戶茶農戶均增收3000元左右。

        在岳西縣頭陀鎮的龍之谷農林發展有限公司內,安徽唯一一家茶葉科技小院——“安徽岳西茶葉科技小院”便坐落于此。近年來,通過科技創新,龍林谷公司采用厭氧設備對夏秋茶原料進行處理,研發出了具有一定保健作用的伽瑪茶,而該科技小院則依托鄉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和龍之谷農林發展公司進行伽瑪茶技術制作與推廣。

        “這款茶對原料要求不高,4月至9月的春夏秋季茶葉都可以直接用來制作,剛好與岳西翠蘭采摘時期形成互補。”頭陀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劉會生說。

        “如今,岳西不少茶企都在開發夏秋茶生產,茶葉不僅走出大山,還賣到海外,歐洲、非洲、東南亞地區都有。”徐衛兵表示,去年,岳西縣出口茶2200噸,產值約1.3億元。

        隨著時代的發展,“茶”這個最古老的飲料,也開始變得年輕化,甚至出現了很多富有創意的茶產品。

        在黃山,茶葉直供新茶飲模式基本形成,開發出冬茶啤酒、茶日化等創新型茶產品和調味茶、免濾茶包、精品小包裝等年輕化產品。“全國90%新式茶飲生產商已與黃山建立合作共建關系,去年全市深加工產品產值超5億元。”黃山市農業農村局茶產業促進中心負責人朱舜球說。

        “各地要引導茶葉生產經營主體合理配置茶類品種,加大夏秋茶資源利用,進一步提升茶園畝均效益。”赫璞峰表示,茶企要緊跟當前新式茶飲產業快速增長的形勢,開發生產代用茶、調味茶、精品袋泡茶等新式茶飲產品及含茶食品、茶保健品等深加工產品,提高茶葉資源綜合利用率和產品附加值。(史 力 許昊杰)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洲伦另类中文字幕|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av影院| 亚洲成av人在片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99亚洲精品高清一二区| 亚洲小视频在线观看| 99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毛片|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资源网| 久久久婷婷五月亚洲97号色|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久久久婷婷五月亚洲97号色 |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网红精品大秀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国产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伊区| 中国china体内裑精亚洲日本|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清高APP|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青青草原亚洲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亚洲网站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香蕉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 亚洲毛片基地4455ww| 色偷偷尼玛图亚洲综合| 2022中文字字幕久亚洲|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佐佐木明希| 亚洲第一香蕉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