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長咨詢,最近在網上總看到一些關于兒童體檢的短視頻,想知道孩子是否有必要進行健康體檢。對此,天津市兒童醫院兒童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苗陽表示,目前有些家長仍保持著孩子患病時再到醫院檢查的觀念,覺得平時孩子只要能吃、能玩、能睡就萬事大吉,實際上,兒童健康重點在于“防”,所以定期體檢很有必要。
定期體檢預防疾病
兒童的身體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階段,定期給孩子進行健康體檢,不僅可以掌握各項生長發育指標是否正常,還能及早發現生理缺陷和癥狀不明顯的疾病,如先天性疾病、遺傳性代謝疾病以及眼科疾病、耳鼻喉科疾病、口腔科疾病、發育早熟等,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從而保障兒童健康成長。
苗陽建議,1至3歲兒童每半年做一次健康體檢,4至18歲兒童每年做一次健康體檢。如發現健康問題,應及早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給予適當的治療。
專業體檢更為全面
一般來說,校園體檢的檢查項目相對而言較局限,內容大多包括身高、體重、視力、肺活量及心臟聽診等內容,因為場地限制,一些儀器、設備無法使用。而專業的兒童體檢是根據孩子個體病史及家庭遺傳史進行全面的健康評估,除了檢查身體機能外,還會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和心理發育進行評估,可以說是面面俱到。
苗陽建議,在孩子參加學校體檢的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家長為孩子選擇更全面、涵蓋“認知、行為、心理、體格健康”的綜合健康管理。
體檢項目“紅黑榜”
兒童體檢查什么?苗陽對體檢項目列出了“紅黑榜”。必查的項目包括尿常規、心電圖和B超等。通過尿常規檢查,可及時發現孩子腎臟、下尿路是否存在異常,因為腎臟疾病起病比較隱匿,如果存在異常,很多時候沒有癥狀。另外,很多隱匿性的疾病需要通過心電圖、B超這些檢查進行“排雷”,而且這些檢查不會對兒童身體造成傷害。
但是,微量元素檢測、骨密度檢測則不推薦作為兒童常規體檢項目。微量元素通常通過靜脈取血進行檢測,但是微量元素還大量存在于人體組織液中,單靠靜脈取血只能勉強測出血清中的微量元素,代表不了機體的整體狀況。另外,骨密度需要在放射線下進行檢查,會影響到孩子的骨骼和免疫系統。
(今晚報記者 李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