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總體治療原則是預防、控制和延緩糖尿病急慢性并發癥,最大限度維持或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在臨床中,治療框架是五架馬車:糖尿病教育、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自我血糖監測。
第一,教育很重要。
要同時加強患者和家屬的糖尿病知識教育,讓他們清楚地意識到疾病的危害,對身體造成哪些影響,給家庭帶來什么樣的影響。這需要患者、家屬和醫生的共同努力。
第二,飲食治療。
這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患者在進行長期的血糖監測外,要格外注意飲食問題。控制攝入的總熱量、少食多餐、營養合理搭配、清淡飲食。不吃含單糖的食物,盡可能選擇高纖維食品。
第三:運動治療。
不要把運動變成負擔。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走路,每天走30分鐘,保證一周5次,走到微微出汗,心率比往常稍快就可以。運動前要進行一些血壓、血糖等的安全檢查。
第四,藥物治療。
2型糖尿病的治療藥物主要有7大類:雙胍類藥物,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增加胰島素作用;磺脲類藥物,促進胰島素分泌,幫助降血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抑制腸道糖的吸收;胰島素增敏劑,改善體內葡萄糖作用;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通過一些作用機制提高胰島素水平,降低血糖;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使體內過剩的能量通過小便排出去,從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針劑注射類藥物,如胰島素及類似物等。
第五,自我血糖監測。
定期監測血糖可以使糖尿病患者準確了解血糖的變化情況,不僅有利于疾病的治療和管理,還可以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風險。
對于不同的病人,臨床上要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但是,不管是哪種方法,生活方式干預一定是貫穿整個治療過程的!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戒煙戒酒、管住嘴邁開腿,最重要的,不能擅自調藥、加減藥量,一定要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