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很多家庭餐桌上的食物都是大魚大肉、多葷少素,普遍存在菜肴太豐盛、太油膩、不夠新鮮、吃得太多、吃個不停、喝得太多、運動太少等問題,這樣易導致營養不均衡。
營養不均衡容易造成熱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鹽的攝入過剩,微量元素、膳食纖維、維生素特別是水溶性維生素的攝入不足。營養不均衡導致的疾病或健康問題是顯而易見的,常見的有體重增加、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醉酒、急性胃擴張、急性胰腺炎、膽囊炎發作、糖尿病加重。
很多人也意識到營養不均衡所帶來的身體危害,以為可以通過自行購買各類保健品或維生素礦物質補充劑來補足。事實是,單純依靠營養品是不能從根本上消除不均衡營養所帶來的身體危害的,暴飲暴食后,脾胃本來已經受傷,倘若濫吃補藥或各種營養品,反而傷了脾胃,還加重了肝腎的代謝負擔。
為了保持春節假期里飲食營養均衡適量,假期飲食的常見誤區必須避開。比如,將點心當飯吃是過年期間最常見的飲食誤區之一。春節期間,無論飯店筵席還是家庭聚餐,總是少不了傳統美食八寶飯、春卷、年糕、酒釀圓子、蛋糕等各種點心,人們往往將這些點心當作主食。從營養角度而言,這種方式很不可取。制作精細、高油、高鹽、多糖的點心雖然原料也是糧食,但加工方式以及添加的各種調味品,讓人體攝入了更多的油、鹽、糖。而春節期間的飲食往往葷菜多,蔬菜少,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量也相應增多,如果再加上這些點心作為主食,不僅可能導致消化不良等胃腸道不適癥狀,還可能誘發胃潰瘍、急性膽囊炎、急性胰腺炎和痛風發作,甚至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因此,應避免用菜肴和點心填飽肚子,每餐應留些胃口給主食。
對于已經出現營養不均衡的人群,假期里每餐最好吃適量米飯、面或粥,有條件的不妨制作芹菜粥、青菜粥、胡蘿卜粥、陳皮粥等,都具有清腸、養胃、健脾的好處,可促進胃腸蠕動,加快新陳代謝,使得脾胃功能盡快調整恢復到正常狀態。
春節期間,不均衡的飲食往往導致“上火”,出現口舌生瘡、大便干燥、口苦咽干,咽喉疼痛、目赤腫痛、盜汗失眠等癥狀。避免“上火”最好的方法是少吃辛辣、油炸或火烤類、肉類、大蒜、辣椒等性味溫熱的蔬菜,荔枝、榴蓮等性味溫熱的水果以及酒類。也可以通過清淡飲食,多喝水,多吃涼性的蔬菜水果等辦法來消除。
蔡駿(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主任醫師)
向容易“上火”的朋友推薦清火食療方
1.豬肝菠菜粥
主要食材原料:菠菜、豬肝、大米。
食療功效:養血補血、清肝明目、美容養顏。
2.菊花茶
主要食材原料:胎菊花。
食療功效:平肝明目、散風清熱、消渴止痛。
3.雪梨蘿卜汁
主要食材原料:雪梨、白蘿卜、蜂蜜。
食療功效:清熱解毒、潤肺化痰、止咳。
4.荸薺汁
主要食材原料:荸薺。
食療功效:清熱降火、清肺化痰。
5.海帶綠豆湯
主要食材原料:海帶、綠豆。
食療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清肺。
6.蓮子百合湯
主要食材原料:百合、蓮子、冰糖。
食療功效:清熱降火、潤肺止咳、寧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