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來臨,不少人食欲減退,只想吃些清爽、新鮮的瓜果。但是這種清爽的瓜類蔬菜卻偏偏隱藏著“毒素”,特別是苦瓜。食用后容易出現腹瀉,嘔吐等癥狀,甚至中毒死亡,每年夏天都有人中招!
哪些發苦的瓜類蔬菜,容易導致中毒呢?
【絲瓜】
普通的絲瓜,略帶一點點甜味,如果發現絲瓜有苦味,最好不要繼續吃,否則會中毒。
在四川,有一個家庭用絲瓜燉雞湯,雖然他們發現絲瓜有苦味,卻沒有扔掉。進食后,一家三口相繼出現上吐下瀉癥狀,立即被送往醫院搶救。
據醫院檢測結果顯示,這家人的嘔吐物,排泄物中都含有堿性糖苷類生物堿,這種毒素來源于苦絲瓜。
其發苦可能是由于絲瓜授粉時產生串粉,或與環境因素有關,如氣候異常。苦絲瓜吃了一口,第一反應就是立即吐出來。
【葫子】
葫子本身含水量高達96%,而且含有維他命、鈣、鎂等多種營養素,吃它不但能補水,還能提高抵抗力。
有些人說吃葫子能緩解口腔潰瘍,降肝火。這種說法大錯特錯——葫子也容易誘發葫蘆素中毒,潛伏期為3~10小時。
苦與甜,從外表上看難以辨別,煮前可先切一小塊,用舌頭舔一舔,若有苦就不要吃。
【葫蘆】
如果葫蘆與其它植物雜交,種植條件不良,運輸或貯存不當,且不新鮮,葫蘆就會變得苦澀,并產生含苦味物質的堿糖苷毒素。
這種葫蘆的毒素甚至在加熱處理后也很難被消除。不慎誤食便會中毒,輕則暈眩,腹瀉,惡心等,重則腹痛,休克,五臟受損,生命垂危。
【甜瓜】
甜瓜在兩種情況下都會變得苦澀,一是未完全成熟,二是有農藥殘留。另外,瓜果的性寒,味苦,吃得太多會中毒。
因此,吃甜瓜的時候,記住要切掉瓜蒂!甜瓜并非人人適合吃,尤其是脾胃虛寒者,胃潰瘍者,最好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