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來說,過年是最幸福的節日,好吃的零食、新奇的玩具,滿滿都是誘惑。這不,年關將至,家長們都開始準備年貨了,花生、瓜子、松子、開心果……需要提醒的是,這些干果、小玩意兒都可能存在風險。
近日,廣西玉林發生了一起悲劇。一名年僅6歲的男童在家吃花生時不慎噎住,家長慌忙送醫,但孩子被送到醫院時已經沒有了心跳呼吸、口唇發紫、瞳孔散大,經搶救無效死亡。
這些年,孩子被異物卡住喉嚨而窒息的新聞并不少見。
據媒體報道,2018年12月,2歲半的多多獨自玩耍時,誤將一只乒乓球大的塑料玩具吞到喉嚨中,氣管堵塞導致窒息。家長發現后,又是幫忙摳,又是人工呼吸,送醫后多多的心跳、呼吸都已停止,經醫生搶救,雖然心跳、呼吸重新恢復,但由于長時間缺氧造成大腦水腫,多多始終處于深度昏迷!
另據長沙晚報報道,2018年9月10日下午,湖南益陽迎賓路某幼兒園內,一名4歲男童疑似遭遇異物卡喉,送醫后搶救無效死亡。
面對這么多慘痛的教訓,當出現異物卡喉時,到底該怎么辦?一起來看看北京市急救中心給提供3種方法。
氣管異物多發生于兒童,成年人中也偶有病例。寶寶年幼、吞咽功能不全,喜歡將細小的東西放進嘴里,不良的進食習慣和不恰當的食物讓氣管異物更偏愛寶寶。
一旦發生異物進入氣道,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細心觀察、鎮定施救:
方法一:背部叩擊法
(適合1歲以內寶寶)
將寶寶翻轉成俯臥位,并騎跨于搶救者的一側手臂上,使寶寶頭部低于軀干,同時用手穩固握住下頜以托住頭,并將此前臂放在自己大腿上。
用另一只手的掌根用力叩擊寶寶背部兩肩胛間4-6下。再將叩擊的手放在嬰兒背上,手指握其后頭、頸部,把嬰兒放在兩手中間,將其上下一致翻成仰臥位。
使頭低于軀干,搶救者前臂放在大腿上,再用另一只手的兩個手指在嬰兒胸部(把3個手指放在胸部中線上,食指對準乳頭連線,抬起食指,用中指、無名指向下壓2-3厘米)沖擊4次。
當寶寶哇地一聲哭出來,說明異物已經出來,這時要將寶寶放成側臥位,迅速用小手指沿著口腔低的一側將口中異物取出,防止異物二次吸入。
方法二:立位腹部沖擊法
(適合1歲以上寶寶及成人,意識清醒者)
搶救者站在寶寶背后,(讓寶寶彎腰、頭部前傾)雙臂環繞寶寶腰部。將一只手握拳,大拇指朝內,使拇指側頂住腹部正中線肚臍上方,遠離劍突尖。另一只手壓在拳頭上,有節奏快速向上、向內沖擊。連續6-10次。
這樣可使肺內產生一股氣流沖出,有可能將異物沖到口腔里。檢查異物是否排到口腔里,若有及時讓寶寶側頭,用手掏出,若無可再沖擊腹部6-10次。
注意:每次沖擊都應是獨立的、有力的動作。
方法三:臥位腹部沖擊法
(適合1歲以上寶寶及成人,意識不清者)
將寶寶身體放平。搶救者跪在其大腿旁,一只手的手掌根平放在腹部正中線肚臍略上方,不要觸及劍突。另一只手直接放在第一只手的手背上,兩手重疊,一起快速向上向內沖擊寶寶腹部,連續6-10次。
檢查異物是否排到口腔,若有及時側過寶寶頭,用手掏出異物,若無可再沖擊腹部6-10次。
當孩子出現危險時,很多家長第一反應可能是撥打120急救電話,但異物造成窒息可使人在幾分鐘內死亡,等著他人急救往往為時已晚,不如自己學會簡單的急救方法。
北京市急救中心提醒,當發生意外時,千萬不要慌慌張張抱著孩子往外跑,這樣極有可能使異物掉得更深,或者本來不全堵塞,造成完全堵塞。在進行搶救時,讓其他人幫忙打急救電話。平時多做模擬練習,才能熟練掌握急救方法,臨危不亂。
標簽: 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