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草麻布成衣展示(8月10日攝)。新華網發(王雁 攝)
每年火草成熟季,熱鬧的火草麻布紡織場景就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華縣五街鎮的彝族村寨出現。火草麻布是一種集麻的柔韌性與火草的保暖性為一體的植物纖維布料,傳統的火草麻布紡織技藝在五街鎮代代相傳。
(資料圖片)
放有火草線和麻線的穿梭(8月10日攝)。新華網發(王雁 攝)
當地的州級非遺傳承人羅銀蘭的火草麻布紡織技藝是跟母親學的,母親則是跟外婆學的,就這樣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她介紹,每年的農歷六月二十四火把節前后,當地彝族婦女就會上山采摘火草制作火草線,用清水洗凈后用篩子晾干,趁鮮活撕下火草搓捻成線。
火草麻布紡織教學(8月10日攝)。 新華網發(王雁 攝)
據了解,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火草麻布主要解決日常穿衣問題,80年代以后,無論男女老幼都會備置火草麻布衣服,多在重要儀式上穿用?,F在,火草麻布服飾作為頗有特色的民族服飾,越來越受到民眾的喜愛。
火草麻布紡織教學(8月10日攝)。新華網發(王雁 攝)
2013年12月,火草麻布紡織技藝被列入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時,自2013年五街鎮火草麻布紡織技藝傳習所成立以來,共申報省級非遺傳承人1名、州級1名、縣級7名,并以“師傅帶徒弟”的形式定期舉辦培訓班。(完)(王雁)
火草麻布紡織教學現場(8月10日攝)。新華網發(王雁 攝)
繞麻線(8月10日攝)。新華網發(王雁 攝)
織好的火草麻布(8月10日攝)。新華網發(王雁 攝)
州級傳承人羅銀蘭正在紡織火草麻布(8月10日攝)。新華網發(王雁 攝)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