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網上流傳著所謂的科興感染效率的數據圖。圖上顯示根據香港第五輪疫情的最新數據,科興預防奧密克戎的有效率較低,在接種第三針6個月后,防感染的有效率僅剩8%。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所謂的科興感染效率的數據圖其實來源于一項香港大學疫情發展模擬模型圖,數據內容為模型推算結果,并非香港社會的真實統計數據。模型根據多項數據,推算了各疫苗組合于不同時期的有效率。研究估計,接種第三針科興疫苗第14天的預防奧密克戎變種病毒感染有效率為36%,6個月后跌至8%。意指滅活疫苗不如mRNA疫苗有功效。
但實際情況是,無論是接種接種屬于滅活疫苗類型的科興疫苗,還是mRNA類型疫苗,在實際感染率上無較大差異。且隨著接種次數與年齡的增加,二者預防感染的有效性都在增加。
誠然,不可否認在防感染效果上,滅活疫苗略低于mRNA疫苗,其有效性周期較短,僅有40天左右。但這是由于兩者使用的技術不同,產生的有效性有所差異。并不能就此否認滅活疫苗的有效性。二者在防重癥及死亡效果上,旗鼓相當,甚至在部分年齡段上,滅活疫苗效果甚至更顯著。
整體而言,無論是滅活疫苗還是mRNA疫苗,加強針接種可以對新冠病毒的感染提供實質性保護。盡管目前我國針對新冠病毒感染調整為“乙類乙管”,但加強疫苗接種依舊十分重要。
我國新冠疫苗技術對比
目前我國主要從五種技術路線推進新冠疫苗的研發,主要包括滅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等。由于新冠疫情爆發的初期,我國政府就提出對新冠疫苗的研發從全病毒滅活疫苗和基因重組蛋白疫苗兩條技術路線并行開始對新冠疫苗的研發攻克。所以我國目前滅活疫苗發展的較好,獲批入市的也較多,其中,科興生物、康泰生物均是滅活疫苗技術路。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疫苗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指南、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