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洛杉磯寺崎生物醫學創新研究所開發出了一種新型帶電繃帶“ePatch”,可殺死細菌,并促進傷口愈合過程。
這種繃帶由銀納米線制成的電極混合到一種海藻衍生的水凝膠中,稱為藻酸鹽。后者已經用于外科敷料,因為它具有生物相容性并且可以保持最佳的水分含量。通過對藻酸鹽進行化學改性并添加鈣,科學家們能夠提高銀納米線的功能和穩定性。他們將得到的水凝膠印刷到柔性硅膠片上,其表面部分覆蓋有模板狀模板。
當該模板隨后被移除時,留下的藻酸鹽形成了兩個電極。然后,科學家將它們連接到外部電源,通過改變硅膠片的尺寸和形狀,可以制造出能夠覆蓋并適應各種傷口輪廓的ePatch。
科學家在有外傷的老鼠身上測試了這種繃帶的效果。結果表明,所傳遞的電流不僅可以通過使皮膚和其他肉芽細胞遷移到該部位,還可以通過誘導血管形成和減少炎癥來加快愈合速度。未經治療的對照組大鼠的傷口需要 20 天才能愈合,而使用 ePatch 治療的大鼠僅用了 7 天就愈合了。
此外,由于銀的抗菌特性,感染被控制在最低限度。更重要的是,當在愈合過程結束時移除 ePatches 時,治療組大鼠的疤痕基本沒了。這可能是由于皮膚細胞不會粘在硅膠基質上,所以當繃帶被移除時,它們不會脫落。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希望通過仔細選擇材料并優化凝膠配方,開發出一種多功能、易于制造且具有成本效益的電子貼片,以極大地促進和加速傷口愈合。
該研究論文題為“Flexible patch with printable and antibacterial conductive hydrogel electrodes for accelerated wound healing”,已發表在《生物材料》期刊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42961222001181?via%3Dihub
標簽: 傷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