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新的研究表明,臭氧可能正在削弱地球上最重要的冷卻機制之一,臭氧也因此成為影響更深遠的溫室氣體之一。
這項研究提到,上層和下層大氣中臭氧水平的變化是造成20世紀下半葉與南極洲接壤的海水變暖近三分之一的原因。南大洋的深度和快速變暖,對其吸收多余熱量的作用產生了影響。
這種變暖的大部分原因是低層大氣中臭氧增加。臭氧——煙霧的主要成分之一,其作為一種污染物已經很危險,但研究表明,在未來幾年內它可能對推動氣候變化發揮著重要作用。
研究者表示,靠近地球表面的臭氧對人類和環境有害,這項研究表明,它還對海洋的吸收能力產生很大影響。
該團隊使用模型來模擬1955年至2000年間高層和低層大氣中臭氧水平的變化,以將它們與其他影響隔離開來。這些模擬表明,上層大氣中臭氧的減少和下層大氣中臭氧的增加,都導致了高緯度地區海水上層2公里處的變暖,原因是溫室氣體總量的增加。
研究者透露,在研究期間,低層大氣中臭氧的增加造成了南大洋整體變暖了60%——遠遠超過了之前的預期。
以往知道,大氣中的臭氧層消耗嚴重影響了南半球的地表氣候。這項研究表明,由于空氣污染導致低層大氣中的臭氧增加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題為Stratospheric ozone depletion and tropospheric ozone increases drive Southern Ocean interior warming的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8-022-01320-w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