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將智能手機的使用時間減少一個小時,可以減少焦慮感,讓你對生活更滿意,而且更有可能鍛煉身體。研究人員表示,沒有必要為了感覺更好而完全放棄智能手機,但減少日常使用時間,對一個人的幸福感確實有積極影響。
研究中有619名參與者,研究人員將他們分成三組。在一周中,共有200人將智能手機放在一邊,226人每天使用該設備的時間減少一小時,193人的行為沒有任何改變。
結果發現,完全放棄智能手機或將其每天使用時間減少一小時,對參與者的生活方式和幸福感都有積極影響。在減少使用手機的那組參與者中,這些效果甚至持續更長時間,因此比禁止使用手機組的效果更穩定。
平均而言,如今人們每天花三個多小時盯著智能手機屏幕。人們用手機搜索資料、查找路線、查看電子郵件或天氣、購物、閱讀新聞、看電影和在社交媒體上閑逛。研究人員表示,這既是福也是禍。
研究人員在干預后立即采訪了所有參與者,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和幸福感,時間分別在一個月和四個月后。研究人員詢問他們進行了多少體育活動,每天抽多少支香煙,一個人對自己的生活有多滿意,以及他們是否表現出任何焦慮或抑郁的跡象。
從長遠來看,為期一周的干預改變了參與者的使用習慣:即使在實驗結束的四個月后,禁止使用手機組的成員,每天使用智能手機的時間平均比以前少了38分鐘。而每天使用智能手機的時間減少1小時的組里,四個月后每天使用智能手機的時間比之前減少了45分鐘。
與此同時,他們的生活滿意度和體力活動時間增加,而抑郁和焦慮癥狀以及尼古丁消耗量減少。
題為Finding the “sweet spot” of smartphone use: Reduction or abstinence to increase well-being and healthy lifestyle?! An experimental intervention study的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實驗心理學雜志:應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pplied)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
https://doi.apa.org/doiLanding?doi=10.1037%2Fxap0000430
標簽: